-
<正>本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国家计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支 持下,发表了一些有份量的文章,传递了不少重要的经济信息,交流了各地计 划工作的经验,对指导计划工作,促进计划体制改革,加强上下联系等,都起 了积极的作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有的同志写来热情洋溢的鼓励信,支 持我们的工作;有的指出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并帮助我们改进;我们在发行工 作中,得到各地计委的大力支持,不少同志做了很多工作。对此,我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三 大报告指出,深化和加快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心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形势的 需要,进一步把刊物办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经国家计委领导批准,
1988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桂世镛
<正>实现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当前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第二步总的目标是使国民生产总值比现在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整个国家的面貌将发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如果说,经过三十多年特别是近九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我们国家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农业——工业国;那么,到本世纪末,在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工业产值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相当多的农
1988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许文清
,贾放
<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88年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是“经济要进一步稳定、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信贷的总政策是“都要收紧一些”。这是根据当前的国民经济形势作出的正确决策。 1987年,在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推动下,财政收入由上半年的下降变为下半年的回升,财政支出得到控制,初步扭转了前几年支出大幅度增长的情况。银行存款增长,贷款管理加强,特别是第四季度采取的从严控制措施,已初见成效,全年信贷形势比预计的好。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国民
1988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辛鸿铎,申凤起,杨德全
<正>198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如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等,都比1986年增加。工业生产继续增长,轻重工业比例大体协调,不少方面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外贸出口全年预计可超额完成计划,进口得到控制,年末国家外汇结存增加。但是,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主要是物价不稳,许多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局面;财政赤字过大;货币发行过多,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这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是很不利的。为此,中央提出:今年必须讲一步贯彻稳定经济的方
1988年0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朱家良,蒋泰维
<正>现行计划体制改革本身是根据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思路进行的,对企业和产品按照其重要程度来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实践证明,这种思路和方法在改革初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愈益暴露出来,从理论上、方向上看,这不能作为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思路。其一,计划与市场机械式板块结合,必然导致指令性计划管理的那部分企业和产品排斥市场调节,从而使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也难以接受指令
1988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包锡盛
<正>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我认为,计划体制改革,应该朝着这一目标模式前进。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当把改革计划管理方式,转变计划管理职能,作为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一、现行计划体制改革存在的缺陷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计划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没有使现行计划
1988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陈健
<正>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为此,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同时,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资源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和改善供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达到均衡,是计划工作的重要职能。 一、加强和改善供给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的发展中国家,有效供给不足是经济生活中的经常状态。因此,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
1988年01期 17-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曹金章,刘志金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管理将实行中央和省两级调控,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就两级调控条件下省级计划管理的特点,以及如何加强和改善省级计划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新形势下省级计划管理的特点与任务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实行两级调控所面临的特点和任务,这对于进一步实现省级计划部门
1988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马义科,黄曦
<正>最近,我们对宝鸡市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1982年以来,宝鸡市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工业项目共67个,总投资为71414万元,用汇13517万美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5亿元,税利5.49亿元,可供出口创汇4775万美元,“以产顶进”为国家节约外汇7373万美元。尽管如此,宝鸡市在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是全国范围内所普遍具有的,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研究和解决,不利于引进项目和利用外资企业效益的发挥,还将影响到今
1988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宋昌汉
<正>合理的产业结构,才有良好的宏观效益。如何使区域经济的诸行业、生产力诸要素及再生产诸环节在空间区域达到最优结合,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全面发展地区经济,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以工业普查资料为依据,对嵊县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涉及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改造和调整作如下探索。 一、嵊县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研究县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搞清本县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嵊县工业经济“六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在18%以上,
1988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孙绳凯
,綦成元
<正>一、电子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成立电子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26个,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实质上看,主要有如下三种: 1、以投资入股为纽带,实行资产和资金联合,组成股份制集团。如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由北京地区电子部企事业单位和北京市属企业组成股份制的母公司,部、市分别为母公司的股权持有者,以股东的身份通过董事会实施管理。其它单位如愿参加长城集团,均以资产向长城集团入股。又如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其紧密层
1988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绍兴市区工业调查组
<正>最近,市计委牵头对市区工业进行调查。自1981年来,先后通过成套、单机引进的方式,从日、美、英、法等10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设备422台套,引进项目总投资为12974万元(含国内配套部分),用汇2318万美元。这些项目大部分已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个别项目因各种原因经济效益很不理想。 一、引进项目效果显著 1、改善了城区工业布局。如浙江涤纶厂是我市“六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全套设备从国外引进,投产第一年就
1988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张珩
<正>随着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调整,以及深化施工企业改革,将有更多的人员富余出来,如果走出去广泛参加社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承包生产,承包培训,跨行业承包,采用定期轮换办法到边远地区,生活环境艰苦的地方承包经营,既支援了发包企业提前发挥经济效益,又为本企业发展开拓新领域,无论从经济效益或从社会效益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锡铁山铅锌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锡铁山铅
1988年01期 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肖实
<正>据湖北省襄樊市经委材料反映,近几年,襄樊市毛纺织厂、襄阳搪瓷厂等一批经营不景气的厂家,先后从北京、上海等地成套“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企业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的做法,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襄樊市毛纺织厂,是一个拥有5000毛纺锭子,2000多名职工的中型企业。由于建厂时间短,技术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大量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不好。到1986年,累计贷款1000多万元,当年亏损36万元,企业处于困境。1936年底,该厂从北京清河毛织厂请了19位包括领导、管理
1988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唐伯宽,王新华
<正>武汉市在扩大和实施指导性计划,探索计划体制改革的路子时,把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作为计划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宏观调节控制。主要做法是: 1、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提出配套调节措施。他们加强了同银行、财政、税务、物价等杠杆部门的协调工作,在运用经济杠杆方面逐步由单一走向综合,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事后调节转向事前调节。1985年以来,市人民政府坚持
1988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诸葛树勋
<正>1、2000年产煤14亿吨的目标不能动摇。煤炭作为能源中的主体,到2000年的产量不能小于14亿吨。为此,要始终不渝地抓好煤炭生产建设。目前,煤炭工业已经2年没开新井,出现了在建设上的停停打打、投资安排上没有保证的情况,已给后10年的增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从现在起到2000年,应通过运用资金、物资、政策和经济调节手段,为煤炭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保证完成14亿吨的生产任务。能源的建设周期长是众所周知
1988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正>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要求粮食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以适应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对粮食转化的肉、禽、蛋、奶、鱼和粮食复制品的需求,同时要努力增产棉麻、茧等轻纺原料,适应轻工业、的需求。但是农业生产在自给、半自给经济的转化中,由于对“集体经济组织以接受国家计划指导为前提”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概念缺乏完整的理解,误以为商品生产可以完全由市场自行调节,重视了市场调节和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有计划按比例和长期的社会需求,致使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出口创汇的粮
1988年01期 35-3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正>最近,国家计委地区局和经济研究所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了湖南、安徽、湖北、武汉、河南、山西等12个省市计委和国家有关部门同志参加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 会议围绕着全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和步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建设、体制改革的关系,与会省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设想,以及一些理论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1988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王康华,钱刚
<正>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六市计委(计经委)主任去年11月中旬聚会扬州,交流计划体制改革的情况和做法,介绍各市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安排情况,并就如何深化计划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 投资、物资、外贸体制改革是1988年计划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一些市已经开始起步。如常州市为适应投资
1988年01期 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陈建新,张衍生
<正>最近结束的全国第二次中心城市计划经济研究所(室)长联席会议,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如何结合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会议认为,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存在多元化经济成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信息传输手段落后,不具备实行典型的计划经济和典型的商品经济所需要的条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计划调节应是运用价值规律自觉进行的市场调节,即依据市
1988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正>1987年12月1日,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进行设计复查总结验收的通知》,对1987年设计复查工作进行总结验收问题作了具体部署。 12月8日至13日,国家计委轻纺局和轻纺出口产品投招标办公室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轻纺工业计划和第一批轻纺出口产品中标项目实施情况座谈会。会议交流了各地贯彻落实全国计划会议精神情况,了解各地在安排轻工市场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检查和交流第一批轻纺出口产品
1988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廖晓淇
<正>苏联《经济报》1987年17期刊登文章,介绍了苏联国营工业企业制定198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办法。 根据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草案,苏联工业企业,要依据经过批准的五年计划经济定额和国家定货,包括经济合同及对产品的需求,来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企业计划的制定,在部门同企业之间,经过两次上下反复的过程,即分两个阶段进行。
1988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1988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