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技术比较先进的地区。正确制定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保证沿海地区经济的更快发展,而且对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自然资源较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长期依靠国内原料加工,仰赖国内市场销售。这种情况势必引起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在原料和市场上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矛盾还会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利,而且对沿海地区的工业和农业,也将因原料和市场问题、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的问题,以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而陷入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创汇农业和创汇产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国外进行交换,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开展“三来一补”,挣取加工费,以
1988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柳随年
<正>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1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
1988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郝建秀
<正>最近,我到上海、天津、无锡、常州四市,对轻纺工业生产和市场问题做了一些调查。总的印象,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四个市的轻纺工业和市场形势是好的。轻纺工业产值稳定增长,产品结构有了进一步调整,适销对路产品增加较多,城乡市场购销活跃。但是,目前轻纺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部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问题,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以利于保证
1988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邱晓华
<正>1987年,我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社会总供给稳步增长,社会总需求有所抑制。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这说明,深化企业改革,大面积推广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国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已取得初步成效。 ——工业生产均衡协调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7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如不包括村办工业,则增长14.6%)。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增长速
1988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郭世良
<正>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商品经济,都离不开国际大背景,通过国际市场的交换,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来获取资源和销售产品,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江苏地处东南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客观上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全省经济登上新的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对外开放工作取得迅速发展,1979年到1986年,累计出口创汇99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9.3%。 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要更新旧的计划观念,改变旧的思维方式。随着经济的
1988年0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董泉
<正>抓住时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今后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选好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出口 发展外向型经济,不能满足于现状,在原有的基础上踏步不前,也不能满足于在低水平上缓缓而行,而要选择好一个突破口,占据“制高点”,迈出新的步伐。就拿我们徐州市来说,到目前已建成3个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棉、芦笋、富士苹果、板栗、白果、大蒜、蚕桑、水豹、山羊板皮、肉牛、瘦肉型猪等10多个生产基地。此外,肉鸡、花生、烟叶、薄荷油、
1988年02期 1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宋国文,邵玉辉
<正>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是我国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产物,是在农村改革、对外开放和搞活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农村改革发展较快,通过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一大批乡镇企业以生产出口商品为主,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外向型企业。现在,我国乡镇企业在对外贸易往来中,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初步显示了自己的优势。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的力量有多大呢?根据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统计,
1988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李莉
,金文成
<正>乡镇企业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就是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优势,搞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换取外汇,支援国内经济建设。近年来,乡镇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效果是好的。 (一)外向型企业发展速度快,出口创汇增长幅度大。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前,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市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不足1500家,而到1985年就达到8500家,1986年上升为1.1万多家。随着生产出口
1988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朱济同
<正>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本文就如何深化大的中心城市的计划体制改革问题谈点想法。 一、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在“两级调控的计划体制”中的地位,理顺中央、地方和大的中心城市在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中的相互关系。 最近国家计委提出:要正确划分中央、地方的权限,建立分层次管理、两级调控的计划体制。我认为,这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考虑的,符合党的十三大精神,是完全正确的。
1988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白和金
<正>从1983年以来,国家陆续批准对重庆等9个大中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这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逐步建立适合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新计划体制的一个重要步骤。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有必要进行回顾总结,以便把这项改革坚持下去,使之不断完善和深化。 一、计划单列的基本模式和实质 在1954至1958年和1964至1967年,我国曾两次对6个省辖大城市实行过计划单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再一次对一批省辖大城市实行计划单列,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与前两次单列都有很大的不
1988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叶相治
<正>当前,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带来物价不稳,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姚依林副总理提出今年要从紧安排财政支出,从紧安排各项银行贷款,以稳定经济、稳定物价,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呢?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只要财政没有赤字,银行不搞超经济的发行就可以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看生产领域的补偿是否足额。好象评价一幢房屋是否牢固,不能光看房屋本身,而要先看地基是否牢固。而现在生产领域补偿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已
1988年0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许荣昌
,余向农
<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由直接调控为 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但什么是直接调 控和间接调控,政府应该怎样实行间接管 理,如何增强间接调控能力?这些都还有 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点看 法。 一、在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体系下财 政、银行的作用和特点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有直接 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不同的方式。大体上 说,在产品经济机制下,主要是实行直接 调控的管理形式。而与商品经济机制相适
1988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缪树群
,胡恒洋
<正>长期以来,我国动物性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畜牧业中的家庭养猪业和家庭生产的禽蛋为主。猪肉的比重在肉类总产量中一直占90%以上。近几年,肉类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以猪为主的肉类生产还没有根本改变。1986年猪肉产量仍占肉类总产量的85%。这种生产结构使肉食生产的发展受到粮食发展的限制。一旦粮食减产,随之引起猪肉产量的下降。例如,近两年粮食的歉收,粮食资源紧张和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猪的发展。据去年
1988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郑廉明
<正>最近,中国计划学会邀请了全国13个大中型企业的代表,以及部分省、市计划工作者,围绕企业承包、租赁后,如何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目前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中,计划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代表指出,目前在推行承包责任制,深化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计划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企业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前
1988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彭锡钧
<正>企业计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不同的。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着企业计划工作的龙头作用。 从系统的观点看,现代化企业内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结构复杂、分工精细、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特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职能部门,都分别承担了一定的生产任务和管理任务,都必须通过计划,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调整相互的比例关系,协调它们的活动,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企业整体最优化问题,而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要求每一个局部能够在整体最优化的指导下,实现各自的目标,从而保证
1988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林东泉
<正>1、在搞活城乡经济的新形势下,不少农村人口非政策性迁入了小城市,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也产生了不同对策。例如,从1985年2月到1986年8月,有5000多人迁入了一个小城市。结果引起了这个小城市的领导机关作出了驱逐这部分已基本就业的农民出城的决定。到底对这个问题应当如何看,我想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2、首先应肯定小城镇人口向心聚集的必然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城市
1988年02期 35-3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杨奕宽
<正>近年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日益增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效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程序,分为四个阶段:(一)提出项目建议书及项目建议书的审批;(二)编制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三)进行初步设计(或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会审;(四)
1988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邓成山
<正>广东省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积极利用两种资源、开辟两个市场,发展轻纺工业,扩大出口取得了较大成绩。其具体做法是: 1、扬长避短,发展外向型轻纺工业。广东省发展轻纺工业,原材料紧缺是关键问题,尤其是许多高档、耐用、新兴的消费品,要进口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才能维持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利用毗邻港澳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瞄准国际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出口,取得显著成绩。去年1—10月份,与轻纺有关的专业公司出口22
1988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正>一、搞好基本建设的综合管理,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关。 一是把好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审批关。严格按照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对基建和技改项目进行逐项、逐级审批,对生产性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坚持先论证后审批,使项目上一个成一个。还由计委牵头,会同银行、审计局、城建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县的在建工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计划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强行停工或罚款,有效地控制
1988年02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正>为了总结经验,发扬先进,促进老区建设,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最近在福建省龙岩地区召开了老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经济区范围内的5省1市133个县(其中老区县119个)、36个地(市)以上干部及山东省和广东省梅县地区的代表,共459人。 这次会议广泛地交流了老区建设和工作的经验。
1988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平时
<正>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多少,一般采用两个指标:一是全社会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我国全社会的教育经费支出有多少,目前还没有哪个部门进行过准确的统计,只能依据有关资料进行估计。 (一)据了解,我国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主要有以下五个渠道。①由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教育事业费支出。1986年有214亿元。②由国家预算间接安排的教育事业费支出。即由国家预算支付的农、工、交、商、文化、科研、卫生等事业费中的教育事业费支
1988年0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