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努力推进技术进步

    邹家华

    <正> 一、要认清形势,推动技术进步工作向前发展 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中,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本建设战线太长、经济过热、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工农业比例

    1990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正确认识经济形势 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泉山

    <正>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实践经验反复证明,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前提,经济稳定是基础,归根到底必须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990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上品种 攻质量 促进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戚元靖

    <正> 去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了60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既要看数量,更要看品种和质量。近10多年来,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板、管钢材产量的增长幅度超过了钢产量的增长幅度,占钢材总量的比重(板管比)达到36%;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部门需要的各种

    1990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今年稳定物价的六项工作

    成致平

    <正> 今年以来,在政局稳定、人心安定的情况下,物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状态,各方面的反映比较好。但是,由于国民经济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价格矛盾与市场部分商品销售疲软和工业速度下降带来的新问题同时存在,使得今年物价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今年物价工作的任务,与

    1990年0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积极探索 深化农村改革

    <正> 山东平度市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逐步地进行深化改革,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向读者推荐平度市长魏景瑞整理的一份材料,供研究参考。这份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平度市的第一步改革是“大包干”,也就是“包产到户”。现在,全国农村基本上是实行的这种体制。这一步改革的好处是克服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只是适合生产力水平不高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分散性的、商品化程度不高的“小农

    1990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近期国家计委信息

    <正> 1.全国计委(计经委)主任座谈会2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布置“八五”计划和十年现划的制订工作。甘子玉同志主持会议,房维中同志作了《关于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工作的安排意见》的报告。房维中同志在报告中明确了拟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需遵循的主要方针,对经济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些重大课题、深化改革面临的一些重要课题、测算“八五”计划的一些依据,及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工作方法和进度要求。

    1990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例——介绍山东平度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魏景瑞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度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方向,有秩序地在农村进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979年到1989年的11年间,全市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5.49%,1989年达到19.08亿斤,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600斤,居山东省之首;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9.8%,1989年达到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递增25%,1989年达到873

    1990年0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认清农业生产趋势 协调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严瑞珍

    <正> 一、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农业与工业是国民经济两大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农业离不开工业,工业离不开农业,两者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共荣共衰的关系。由于农业所提供的诸如粮食、蔬菜、植物油、棉花、肉蛋鱼等等,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缺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因此任何社会总是首先要把土地、劳力、生产资料、资金用于维持生存所必不可缺的农业生产中。只有用于农业的有了剩余,始能用于工业生产。可见工业生产的规模及发展速度,是由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确定的。当然。工业的发展回过头来又会支持农业。

    1990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加快农业发展的十点建议

    宪璋,一雷

    <正> 如何真正做到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和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猪的稳定增长,这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十点建议。 一、摆正一个位置——就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搞好农业、发展农业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从常熟市情况看,1988年工业总产值为79.3亿元,其中来自农业原料的加工业产值达到49.1亿元,占62%左右。1988年农民人均收入1178元,其中,来自农业种植业301元,占25.6%;副业445元,占37.8%;两者共746元,占63.4%;工业(乡、村)432元,占36.6%。1988年全市商品零售额为15.8亿元,其中,农村供销社就达到8.83亿元,占56%

    1990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把科技兴农放在计划安排的重要位置上

    孙魁文

    <正> 我们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大豆出口基地。但是近年来农业形势日益严峻,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徘徊不前,近十年间,全省粮食消耗量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而粮食产量每年仅以l.7%的速度增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工程失修,土壤肥力下降,农业机械老化,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制

    1990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走技术和管理同步发展的道路

    陈道彤

    <正> 我们福州电线厂自1984年以来,坚持走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同步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推动企业飞速发展,在短短六年中,累计总产值3.13亿元(不变价),实现利税7750多万元,相当于改革前20年的产值之和与利税之和。产品质量获三个省优,一个部优,一个国优金奖,是全国电磁线行业建国以来第一个金奖产品的获得者。1987年获福建省第一批省企业管理

    1990年04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对北京、天津产品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

    国家计委综合司调查小组

    <正> 2月下旬,我们对北京、天津两市轻纺工业如何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要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两市领导对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针对巾场疲软、轻纺工业生产滑坡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天津市计委去年9月就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作出了安排,市经委提出了36个产品三年滚动调整计划。今年2月,拟定了

    1990年04期 29-3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广东省企业成本上升的情况

    王如琪

    <正> 近年来,在企业的主要效益统计指标中,成本逐年上升、利税率逐年下降,亏损面扩大。全国国营预算内工业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由1978年降低4.9%,发展到1988年的升高15.5%。其间,1985年以来每年升高7%左右。按销售收入计算的利税率由1978年的26.7%,逐年下降到1988年的18.7%。亏损企业亏损额由1978年的115亿元扩大到1988年的520亿元。

    1990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企业承包面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蔡俊宝

    <正> 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作为企业改革的有效之举、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保证了社会供给,其积极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企业经营承包制的普遍推行,使企业活力增加,为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和外贸等宏观机制改革提供了微观基础。因此,可以预料,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完善,会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经营承包责任制面临着一些纠缠不清的矛盾,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经营承包责任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1990年04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兰桂茹 ,谢瑞华

    <正> 一、人口增长趋势及影响 1988年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0.96亿,如果按近几年的增长速度继续发展下去,到2000年可能突破13亿。人口发展的这种趋势,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增长过快,需要创造一定数量的社会财富用于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如果按照1986年的经济发展指标推算,每年必须做到:

    1990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1989年采取的主要宏观经济措施

    宋海明

    <正> 1989年,为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使物价总水平上涨过快的势头基本得到抑制。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7.8%,略低于上年18.5%的上涨幅度,其中当年新涨价因素则大大低于上年。1989年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紧缩财政,增收节支,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1990年04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谈谈国民生产总值和结余购买力的关系

    周民华

    <正> 据初步统计,198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5677亿元,比上年增加1693亿元。另据测算,1989年末,我国城乡居民累计结余购买力达69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85亿元。所谓当年新增结余购买力就是城乡居民当年新增加的银行存款和手存现金。有人问:为什么新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都成为居民的结余购买力了呢?同居民收入到底是什么关系?

    1990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泰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

    黑爱堂

    <正> 近几年来,泰国较好地利用了主、客观的有利条件,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稳步走向繁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 一、经济建设成就 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社会经济开发计划,目前已进入第六个五年计划。近3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其中1987年增长8.5%,1988年增长10.6%,1989年预计在10%以上。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泰国经济还将持续增长。泰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工业增长速度快。近30年来,泰国工业年平均增长10%,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60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22%。

    1990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