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一
<正> 五、稳定并逐步完善农业的经营管理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从总体上讲,符合现阶段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是,必须看到,包产到户的基本性质是“小农经济”,它只是在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才适合。
1990年07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陈光健
<正> 1989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其他战线一样,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1990年是九十年代第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十分繁重和艰巨的。
1990年07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正>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采取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相对平稳,经济发展比较健康,缓解了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进一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夏粮产量可望在上年增产的基础上再获丰收。五中全会以后,农业升温,各方面对农业的投入明显增力,广泛开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不图虚名,搞得比较扎实。特别是由于各地认真落实了增产的各项措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良种比重增大,播种质量提高,为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有关部门预计,夏粮、油菜籽将获得丰收。
1990年07期 1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王桂英
<正>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东省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较深层次的进展,而且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新的格局,对外经济贸易与技术交流持续发展,并以此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示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无比活力。
1990年07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志恺
<正>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经济有了飞跃发展,由于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长十分迅猛,水资源大量被消耗并不断受到污染,新水源的开发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致使不少地区和城市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水源危机。水资源已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关注。
1990年07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正> 国家计委综合司、国家统计局平衡司最近在安徽屯溪共同召开了有部分省、市计(经)委、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同志参加的资金流量核算研讨会。通过资金流量核算,可以反映、分析大量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如国民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再分配状况,金融资金流动状况等,为研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会议讨论,(1)基本统一了核算表式。与会的同志认为,表式设计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分析应用的需要出发。(2)明确了编制方法。从理论上说,编制资金流量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收入
1990年07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纪才全
<正> “坚持综合平衡,消灭财政赤字,是人们一直研究并设法解决的老问题。下面围绕这个问题介绍和分析一下近两年来的财政经济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供研究参考。 一、近两年来的财政平衡状况 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回顾1979年以来的十一年财政平衡情况,除1985年因一些特殊因素使财政略有结余外,其余十年均出现了数量不等的赤字,
1990年07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施瑾,金重源
<正> 治理整顿实质上是一次大的经济调整,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多次的经济调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怎样确保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提出几点看法。 1.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障碍所在,乃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
1990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王晞,贾放
<正>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社会结余购买力与社会商业商品库存的比例关系。 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社会结余购买力与社会商业商品库存之间的比例关系,历来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参数。1978年以前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主要是把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1:7.4左右的比例和社会结余购买力与商业商品库存1:2.5左右的比例,视为社会供求之间的正常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一直维系到1978年,当年市场货币流通量为21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559亿元,两者比值为1:7.4社会结余购买力为481亿元,与当年商业商品库存1052亿元相对照,比值略有变化,为
1990年0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苏历铭
<正> 1988年以来,为了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紧缩措施,初步控制了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降低了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对改善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格局十分有利。但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在城镇劳动就业方面,由于近期劳动需求有所缩减,尤其是一些企业停工半停工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来就存在的就业矛盾现在更加突出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9年末我国待业人数由上年的296万人,增加到400万人,待业率上升为2.7%,超过了“七五”前三年待业率2%的水平。
1990年07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沈汉庭,董雷
<正> 近几年,江苏省宝应县在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过渡中,崛起了一批农业企业。到1989年底,全县农村有农业企业602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全年生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1.02亿公斤,产值和经营总额1亿多元,总收入2408万元。实践证明,农业企业对于在治理整顿中,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引导乡镇企业调整结构,发展新的集体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试验田”。
1990年07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傅仲宝
<正> 乡镇工业在治理整顿中如何调整和发展,是各方面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就如何引导乡镇企业克服困难,顺利进行调整和发展,提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制订产品调整规划,指导企业调整。目前市场供需矛盾缓和,给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工产品结构,带来了好的机遇。但市场疲软使企业在调
1990年0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邹凤岭
<正> 乡镇工业在面临市场、生产要素及社会大环境的多重压力中,如何实施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求得稳定和健康发展,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对此,我们经过调查,觉得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是一个成功的抉择。
1990年07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顾德山,施振华
<正> 近年来,江苏省汽车运输公司南通分公司在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防止和克服以包代管倾向,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了企业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企业素质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增长。1989年实现利润626万元,平均单车利润1.12万元,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今年2月,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全名为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的排头兵。
1990年07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正> 1.5月6日至12日,国家计委培训中心与固定资产投资司在广州联合举办了第五期固定资产计划管理研讨班。主要议题是:1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年治理整顿要点以及今年清理项目、控制投资规模的意见;2研究贯彻国务院即将颁布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条例》;3讨论《固定资产投资法》和加强投资管理的几个办法。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固定资产投资的副主任和部分投资处长参加了学习、国家计委副王任陈光健主持办班并做了重要讲话。
1990年07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正> 4月11日到20日,国家计委培训中心和国家计委财金司联合主办了“财政信贷平衡研讨班”。研讨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逐步消灭财政赤字,使财政走出困境 1.全党、全国要统一认识,树立明确的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不搞赤字预算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手段,严格控制财政赤字。 2.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扭亏增盈计划,大力减少政策性亏损,逐步消灭经营性亏损,压缩财政补贴。
1990年07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汝守身
<正>经过一年多来的治理整顿,调整了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压缩了部分楼堂管所和一批高消耗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加强了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通迅等基础产业的生产和建设,使经济结构调整开始起步。但距离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1990年07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姜永涛
<正> 去年以来,市场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商品销售下降,货币的商品回笼减少;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猛增,货币的信用回笼大幅度增加。1989年,银行商品销售收入5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占货币回笼总额的36.4%。今后一至二月份,银行商品销售收入90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占货币回笼总额的32%,大大低于历史上通
1990年0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宋宏斌
<正> 我们泰州市从1987年起,重视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以求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工业经济素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我市调整产品结构的思路是:以市场要求为导向,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产品为基础,名优产品为龙头,提高一批(指具有一定基础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在调整结构中加以巩固,提高档次、提高质量、上水平为主,以增强竞争能力),深化一批(指中间产品在调整结构中延伸和多层次加工,提高附加值,
1990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王农军
<正> 宝鸡市从1985年起,把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作为调整工业结构的先导,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取得较好效果。以名优特新产品和出口产品为中心的一大批重点产品和产品群体,己经成为全市工业产品的核心;企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有了较大变化、自动化生产线和设备显著增多,协作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结构有所改变;全市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所以能取得较快的进展,主要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1990年07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孙跃廷
<正> 在现行的商品经济运行当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实现的。我们通化市在管理国民经济活动中,主要从四个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第一,对宏观经济活动,主要实行指令性计划调节,但同时也考虑市场供求的状况及其变化的趋势。宏观经济活动是牵动国民经济全局的,主要是财政、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上述这些计划,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严格控制,用统一计划管住,
1990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张美珍,张鸿
<正> 影响曲靖地区经济发展的王要制约因素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沿海地区却有资金、技术及人才的相对优势。曲靖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原料工业和能源工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沿海原料短缺。如果曲靖与沿海开展优势互补的经济联系,心然对双方都有利,既支援了沿海的经济发展,又加速曲靖地区资源开发。因此,自1982年以来,曲靖地区八县一市与沿海和长江、内河水道地区互相协作,优势互补,建立了有利于双方的协作,共实施经济技术协作项目70项。沿海地区以补偿贸易或联合经营提供给曲靖地区的资金共计1824万元,促进了曲靖地区黄磷、生铁、锑、棉毛、丝纺、皮革等工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显著。
1990年0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郭富昌
<正> 绍兴古称越州。今天,在越州的上虞,在古越瓷发源地,又盛开出一朵现代陶瓷的奇葩——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 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由国家与浙江省合资兴建的中型建材企业。建设规模为年产36万件卫生洁具、21.6万套洁具附件。于1984年5月动工兴建,1987年4月试生产,1988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生产,是浙江省唯一生产卫生陶瓷的企业。现有职工630余人,两条95米的隧道窑采用煤气烧成。主要产品有座便器、洗脸器、洗涤糟、陶瓷电热淋浴器等10多个品种近20种规格。产品胎质洁白、晶莹丰润,其釉色、绞饰、造型丰富多彩,款式新颖,别具一格,深受行家们的赞赏和用户的青睐,畅销全国各地。
1990年07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麻茵萍
<正> 1983年以来,我们按照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原则,在全国选建了一批(60个)商品粮基地进行试点(以县为单位),实行了集中建设、钱粮挂钩(即国家投资一元钱,地方、农民连续5年共上交25斤平价粮)的方针。建设效果比较显著,据1985年统计,已验收的50个商品粮基地县,1983—1985年累计生产粮食8335万吨,比全国同期的增长幅度高15%;粮食亩产提高60公斤,比全国同期增长数高19公斤;三年累计上交国家的商品粮与三年前相比,由1760万吨增加到3500万吨,多交售1740万吨;粮食商品率由28%提高到42%,比全国同期高20%;人均贡献粮食由415公斤提高到824公斤,增长98%,比全国同期人均多交售220公斤。
1990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谭岳衡
<正> 问:1989年4月1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银行取消了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隔一年,经国务院同意,银行又于1990年4月1日起全面恢复托收承付。这是为什么? 答:所谓托收承付,是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收付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其基本结算过程是,收款单位根据合同发运货物后,填制托收承付结算凭证,随交易单证和发运证件一起提交银行。销货单位开户银行受理托收,经审查无误后,将托收凭证及附件寄交付款单位的开户银行,由付款单位开户银行通知付款单位在承付期内付款。
1990年07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正> 八十年代是战后拉美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年代,十年内经济年均增长率仅1.3%左右(七十年代为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8.3%,投资率从22.7%降至16.4%,年通货膨胀率从56%猛增到1023%,外债从2282亿美元增至4159亿美元。经济发展迟缓降低了拉美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拉美进、出口占世界总进、出口的比例从1980年的5.9%和5.5%,降至1988年的3.3%和3.9%。
1990年07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