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正> 调整结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当前看,抓住结构调整是使经济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前一阶段在总量平衡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但是要巩固这个成果,并且深入发展下去,全面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来。这个形势,已经越来越清楚了。

    1990年1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谈谈明年的市场安排问题

    胡平

    <正> 由于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特别是国家适时调整紧缩力度,今年国内市场稳定,商品货源充足,物价涨势回落。从下半年开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扭转了下降局面,逐步回升,形势看好。但回升比较缓慢。

    1990年1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再接再厉 夺取明年农业丰收

    刘尧传 ,李希荣

    <正> 由于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今年粮食、棉花、油料、糖料以及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据初步预计,全国粮食总产量有可能达到8500亿斤左右,比去年增产350亿斤左右;棉花、油料、糖料将分别增产一成左右;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将分别增产70多万吨和50多万吨;水果、蔬菜等也都喜获丰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全面丰收,为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创造了基本亲件,当此丰收之

    1990年1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农副产品购销调存资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肖钢

    <正> 近10多年米,农副产品购销调存的资金运行发生了很大变化。1984年以后,购销调存的资金越来越紧张,资金缺口逐年增大,资金运用效益一年比一年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农副产品购销调存资金主要依赖银行信贷资金解决,加重了商业系统和粮食企业的负担。1989年同1982年相比,商业系统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例,由13.3%下降为9%。其中,粮食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

    1990年12期 11-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当前宏观管理的侧重点应从总量平衡转向结构调整

    黄国安

    <正>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几十年来,我们基本上是在总量不足的“短缺经济”中渡过的,对“量”的方面的要求急于对“质”的方面的要求。因此,长期以来,总量失衡的矛盾在相当程度上掩盖了结构性的矛盾。伴随而来的,是对已有产品的数量上的追求远远重于对产品质量上的改进和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990年1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货币发行与贷款规模合理界限之我见

    李福臣 ,曹文炼

    <正> 如何确定货币发行与贷款规模的合理界限,在理论界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现结合我们的工作,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1:8的经验数据已不能作为判断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依据 1958年“大跃进”造成通货膨胀之后,人们意识到控制货币发行量的重要性,并在1959年根据经验数据提出了1:8的概念,即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1:8,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符合这个比例时视为正常。从理

    1990年1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论金融业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

    孟建斌

    <正>一、现行调控方式的局限性 改革以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向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金融业的调控方式也作了适应性的转换。首先,改变了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实行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行职能分离,明确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地位,赋予其调节货币流通、控制金融运行的职责,并建立起分层调控的中央银行体系;明确专业银行是经济实体,着重搞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变资金

    1990年1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建议实施综合财力计划

    吕宙

    <正> 一、综合财力计划的作用 综合财力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资金保障计划,是全社会资金平衡计划。我国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试编综合财力计划的,当时叫综合财政计划。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实际上取消了该项计划。从1983年起,国家确定再度进行试编,并改名为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经过8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许多弱点。突出的是:①指标体系过窄,覆盖面过小。综合财政信贷计划只包括财政预算内、财政预算外和银行信贷3块资金,不是资金的全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扩张且占有较大份额的集体

    1990年1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投资公司工作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沈茂基

    <正> 搞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是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投资公司作为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应当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此,投资公司在工作中需要认真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1990年1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宁波市、黄岩县回流劳动力情况的调查

    吴国兰 ,严浩 ,李惠京

    <正> 宁波市和黄岩县,都是人多地少地区。宁波市郊区人均占有耕地不足2亩,黄岩县人均耕地不足1亩。1979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使当地农民善于理财经商的传统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纷纷向非农产业转移,乡镇工业应运而生。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等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1978年,宁波市有农村劳动力19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76万人,占总劳力的90.5%;从

    1990年1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以科技为先导的丹东化学厂

    张德传 ,朱贵琪 ,徐海波

    <正> 丹东化学厂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较早的生产日化产品专业厂之一。近年来,该厂十分注意新产品研制和技术开发工作,1989年有十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先导型”企业。

    1990年1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陕西探索推行省订购计划

    <正> 从1988年起陕西省计委即对工业指导性计划管理形式进行了探索,在编制1989年工业生产计划中,对部分产品的指导性计划采取了省优先订购的形式,即省订购计划。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从企业指导性产品产量中,划出一块进行计划导向,生产主管部门、地市和企业都要视同指令性计划完成省下达的订购任务。产品价格原则上

    1990年1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湖南省计委努力做好计划工作

    李升平

    <正> 近年来,湖南省计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努力转变计划职能,积极开拓创新,加强计划部门的自身建设,做好计划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进。他们的做法

    1990年1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张家港乡镇工业重视科技进步

    陆瑞兴,张秋生

    <正> 张家港市乡镇工业起步较早,六十年代就有了萌芽,七十年代初开始起步,八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到1989年底,该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494家,分布在纺织、轻工等9个行业,职工总数达19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16亿元。1989年,乡镇工业实现产值55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79%,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

    1990年1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近期国家计委信息

    <正> 1.为了加强宏观调控,更好地指挥工交生产,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生产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产调度工作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全国部分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每月直接从企业取得第一手材料,及时掌握生产第一线的动态,从中预见全国工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趋势,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经济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基层企业开辟一条反映情况的渠道,以利于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1990年1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国土工作座谈会在保定市召开

    <正> 全国国土工作座谈会最近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7个问题: 一、关于国土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9年来的国土规划工作实践表明,国土规分填补了以往经济计划中在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环境整治等方面的不足,是对以部门为主的计划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地域上较好地实现了计划的条块结合。今后要进一步理顺国土规划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使之法律化和程序化。

    1990年1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国内外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

    <正> 一、第三产业的情况 1.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三产业配合发展。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西方工业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低一些,但仍占30—50%以上。 2.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

    1990年1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日本金融管理的特点

    裴彦

    <正> 一、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保留必要的行政干预。 日本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他们并没有放任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自由起作用,而是保留了必要的行政干预,而且干预还相当多,在金融管理方面也不例外。 政府对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目的是为了维护信用秩序,正确分配资金,支持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的行政干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1990年1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1—11期目录

    1990年1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