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视点

  •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一

    本刊评论员;

    <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年、举国欢庆之际,又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共和国69年历程,改革开放无疑是数十年风雨兼程里最激荡人心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40年来,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激流勇进,不断深化,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以不可

    2018年10期 No.41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特稿

全创改专栏

  • 聚焦科技产业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马兴瑞;

    <正>在广东等8个区域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东等地的光荣使命。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加强创新发展制度供给的重大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两年多来,广东聚焦国

    2018年10期 No.41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打造四川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尹力;

    <正>2015年8月,四川被党中央批准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也是四川开展创新创造的全局性、根本性抓手。两年多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创新改革为统领,努力抓好各项试验

    2018年10期 No.418 14-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观察与思考

  • 以“三心”认识和看待中国经济发展

    范恒山;

    <正>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影响到世界,国内外都非常关注。为了表述方便,也便于记忆,可概括为三个"心":对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充满信心、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保持戒心、对把握关键方面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坚定决心。一、对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充满信心过去三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年度增长有高有低,总体看保持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水平。1978年~2010年,平均年增长达到

    2018年10期 No.41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毕吉耀;原倩;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登高望远、审时度势,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7个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也是因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2018年10期 No.418 21-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论我国产业服务化的战略问题

    任旺兵;

    产业服务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需要将产业服务化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加以推动,着力构建国家产业服务化的动力源系统,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向农业服务化转型,加快制造业向"中国智造"转型步伐。以服务业领域全方位开放为引领,深化区域服务合作,建立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海外桥头堡与服务平台,让"中国服务"赶超"中国制造"。

    2018年10期 No.418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形势分析

  • 稳投资力度不宜过猛 多注重有效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胡祖铨;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5%,创下历史新低,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当前宏观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固定资产投资低位降速主要是受财政控隐性债务、金融严风险监管等政策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稳投资"政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企稳回暖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下一步,基建投资支持政策,应更加注重其定向性和精准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债务可承受度、资金合规性等多维度,优选出有效基建项目予以支持。预计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明显趋稳回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6.5%左右。

    2018年10期 No.418 36-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绿色发展

  • 加快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2018年10期 No.41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政策与建议

  •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严纪元;肖宇;冉瑶函;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正在经历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转变。服务经济时代全面来临为服务贸易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服务贸易既是当前我国增长阶段转换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有效手段。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措施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加强服务贸易立法,扎实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持续加强服务业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措施。最终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8年10期 No.41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信用建设

  • 协同治理模式下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王翊亮;郭文波;

    协同治理模式与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逻辑一致性,梳理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部门间协同治理,政府与市场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中央与地方协同治理等模式下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出结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应强化牵头部门推进协同治理的主导地位,加强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加强信息共享与信息共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等。

    2018年10期 No.41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规划与战略

  • 转型期的国土空间优化:现状、需求与应对

    李为;周非飞;吴萨;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转型期。为应对转型期需求,应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需加快划定"三区三线"、加强用途管控、落实好主体功能区制度,并切实关注微观主体的利益。

    2018年10期 No.41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形成的投资政策研究

    王青云;冯朝阳;任亮;左健;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各类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差异化程度不足、缺乏针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专项支持以及推进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投资政策能够有力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应根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兼顾投资领域的细化落实和投资方式的扬长避短,制定合理的差别化投资政策;投资资金分配应优化存量、新辟专项,强化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明确投资责任,形成分清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领域和主要投资方式,设计差别化、精细化的具体方案。

    2018年10期 No.418 63-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一带一路

  • 加强政策沟通 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梁颖;陈乔;

    "政策沟通"是"海丝路"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沿线国家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础。政策沟通的关键是与沿线国家现有战略进行有效对接。虽然中国与"海丝路"沿线国家在战略对接、搭建沟通平台、自贸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并取得可喜成绩,但依然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该加强"海丝路"政策沟通顶层设计和针对性,整合力量推动政策沟通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2018年10期 No.418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投资合作的事中事后监管

    孙利娟;张二震;张晓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东道国的风险问题。与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合作时,除了加强事前投资环境评估,进行详细全面的尽职调查外,特别需要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尽可能规避合作风险。为此,应建立"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微观监管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统一信用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事中事后监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帮助体系,尝试探索事中事后商业监督机制。

    2018年10期 No.41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热点问题

  •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民族地区扶贫攻坚路径研究

    陈辉;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政策环境、主体能力和目标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创新要利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机遇,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参与扶贫。

    2018年10期 No.418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探讨与研究

  • 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购买服务互动发展

    李光;

    作为社会力量的集中代表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关乎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成败。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较高,规模与结构仍然处于失衡状态,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亟待加强引导与监督管理。有效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购买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二持续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三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

    2018年10期 No.418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监测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