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做好2019年发展改革工作

    何立峰;

    <正>一、履职尽责、主动作为,2018年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成绩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

    2019年03期 No.42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在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建设开放新高地

    黄奇帆;

    <正>一个国家的开放高地,一般具有5个基础条件:一是具有较大的城市群体系,有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腹地优势,连接产品供给和市场、消费地区。二是具有联通全球的交通枢纽(航运、航空、铁路),在国内外经济中发挥枢纽功能。三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既有海关商

    2019年03期 No.42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 防范化解风险 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梁涛;

    <正>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改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规模由小多大、实力由弱到强、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的历史性跨越,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差异化、广覆盖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我国银行

    2019年03期 No.423 12-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书评

形势分析

  • 2018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王远鸿;

    2018年,外部挑战增多与内部风险暴露交织叠加超过预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为了统筹推进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切实推进以补短板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的更好结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精准有效,在适当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减税降费上。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加强与货币等其他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其对改革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9年03期 No.42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政策与建议

  • 实现平衡、充分发展需破解四大结构性问题

    杜秦川;

    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为需求、供给、城乡和区域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需求结构不够协调、不够均衡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外需制约日益明显,投资结构和效力偏弱,消费被满足的品质偏低。产业结构偏低端、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比较严重,工业内部核心技术不足导致结构总体偏低端,服务业中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结构扭曲风险加大,农业内部生产、经营、流通结构仍偏粗放。城乡差距和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二元分化突出。区域、城乡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城市体系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突出,并正转为"南北分化"新矛盾。

    2019年03期 No.423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热点问题

  • 劳动力总量趋势性下滑对大国长期竞争力的影响——基于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7)的国际比较研究

    林楠;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退。基于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7年)和经合组织(OECD)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面临较强人口老龄化压力,劳动力总量将出现明显下滑,相对规模优势将明显缩小,将对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压力。建议高度重视这一变化趋势,从战略高度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适时调整完善人口战略,努力保持我国中长期劳动力稳定供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夯实大国长期综合国力竞争战略根基。

    2019年03期 No.423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区域发展

  • 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

    肖金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的讲话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以实现全国现代化为导向,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总战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顺应小城镇、中心城市、大都市、都市圈梯次发展的趋势,构建城市群、经济带、经济区为支撑的彰显优势、各具特色、城乡一体、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基于此,应着力统筹协调发展、轴带引领发展、群区耦合发展、城乡联动发展。

    2019年03期 No.423 38-4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王继源;

    为准确衡量各省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可构建包含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构等6个一级指标、增长速度等13个二级指标、人均受教育年限等14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2019年03期 No.423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乡村振兴

  • 推动我国乡村产业绿色振兴

    蒋浩;陈淑芹;

    当前,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催生了诸多创新实践,但也存在农村三产融合异化为农旅融合、新农业发展不足、小农户组织模式不成熟、逆城市化待解决等问题,出现了把美丽乡村建设等同美丽景区建设、把当前发展乡村工业等同旧乡镇工业模式回归、把吸引工商资本下乡等同工商企业主导乡村、把发展现代农业等同发展大农业、把经营乡村等同经营城市等认识误区。为推进乡村产业绿色振兴,建议从壮大农业新业态、建设农业新载体、培育农业新主体、深化乡村新改革等方面着力。

    2019年03期 No.423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趋势、障碍与对策——基于8省14县的调研

    周振;涂圣伟;张义博;

    工商资本下乡是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化、制度结构调整、乡村功能转变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呈现规模增长、领域拓展、方式优化等新特征。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存在乡村要素不匹配、进入门槛高、配套服务缺失等障碍,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四类风险。鼓励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应纠正"资本剥削小农"的认识误区,赋予工商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工商资本进入适宜领域,采取适宜方式进入农业农村,与相关利益主体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政策支持、配套服务与风险防范"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现企业收益、集体得益、农民获益的多方共赢。

    2019年03期 No.423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财金调研

  • 财政分权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变迁

    谢平;张春燕;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废止再到恢复的历程,期间中央政府始终主导着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变迁方向。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的制度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由此,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和品种均日益扩大。通过引入SSP范式制度变迁分析,从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初始结构、所处市场的状态、上层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结果等层面分阶段解析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变迁历程,根据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变迁所因循的路径依赖以及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中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制度需求与博弈过程,可判断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变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2019年03期 No.42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探讨与研究

  • 房地产市场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

    方建国;

    房地产市场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问题,不仅涉及房地产价格问题,而且涉及到房地产市场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本文梳理长效机制的背景设想和研究文献,依据国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行业转型新的政策要求,提出以经济政策重构为主线的房地产市场治理长效机制的思路,通过合理协调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需求、居民对房地产投资品的关注、房地产企业转型需要和房地产金融链条的构建,探讨如何建立真正能够引导国民经济和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2019年03期 No.423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 我国会展业的开放进程与发展策略

    杨玉英;雷春;卢新新;朱俭;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异军突起,全面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主导型会展不利于市场竞争、缺乏全国性协会等自律组织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法制建设,扩大开放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同时,成立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行会展行业协会,建立会展企业资质和信誉评价体系,加强教育培训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和数据信息中心建设,理顺会展产业链,鼓励会展企业合并重组,打造会展品牌。

    2019年03期 No.423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旅游依赖型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杨懿;刘小迪;时蓓蓓;

    旅游业能够通过创造外汇、提高税收、带动投资、刺激消费等手段,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过高,会造成经济发展滞后、支柱产业单一、外部经济依赖、产业结构空心、发展风险隐蔽等问题。因此,对于旅游依赖型地区而言,应该正视旅游产业功能、认清旅游产业地位、优化区域旅游定位,并制定一系列关于征收旅游税、控制生产要素流动和创新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相关政策,实现旅游反哺其他产业和适度地产业多元化,并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危机管理。

    2019年03期 No.423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监测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