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权威声音

  • 今冬明春我国能源供应有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就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

    本刊记者;

    <正>近日,一些地方拉闸限电,引发社会对能源保供的担心。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回应社会关切时表示,今冬明春,我国能源供应是有保障的,我们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记者:发展改革委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冬季能源供应?负责同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针对近期能源供需偏紧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

    2021年10期 No.45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政策建议

  • 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杜秦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主导牵引力已经发生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并采取相应宏观政策导向,形成了主要依靠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的格局。改革开放中期,国际循环牵引国内循环的制约逐步显现,我国对基于国际大循环的政策导向逐渐调整。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循环主导并带动国际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宏观调控始终注重统筹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通过扩内需加以平衡;针对国内循环出现的供求结构不匹配,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改善宏观经济治理提出新要求,推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上升,统筹推进"畅梗阻"、防风险的重要性凸显。未来,应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统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全面畅通"双循环"各环节梗阻,统筹防范财政、金融等安全风险,系统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2021年10期 No.456 12-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逻辑和政策导向

    白柠瑞;李成明;杜书;曾良恩;

    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在需求侧、供给侧以及区域经济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在于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升级迭代,更需要思维观念的转变和制度模式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是新动能的创造,应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具体政策导向上,既应注重简政放权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打破传统的体制性障碍;又应注重因势利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应注重宏观调控与精准施策相结合,形成政府间分工合作、政策间协调统一的格局。

    2021年10期 No.456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服务业就业的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

    洪群联;

    我国服务业就人数和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新业态快速兴起提升了服务业就业弹性。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和应用,经济、人口和技术三大因素将对服务业就业产生深刻影响。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培训、鼓励"双创",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强劳动力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变化以及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提升我国服务业就业容量和质量。

    2021年10期 No.456 26-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观察思考

  • 构建“心态协同”下后易地扶贫搬迁时代共同富裕大格局

    陈宣霓;陈涛;彭凯平;

    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中的精髓之一,是"五个一批"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也为实现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构成新时代共同富裕至为关键的"三驾马车"。但同时,心理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富足资源。以科学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支撑,结合创新的幸福产业发展,将极大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从而帮助人们彻底跳脱返贫的"心理陷阱",形成"心态协同"效应。这对共同富裕而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021年10期 No.456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基于公共风险应对的城市整体性治理

    沈昊婧;

    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公共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新时期,我国城市治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呈现出区域化、社区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新趋势。城市治理应顺应趋势,根据现代化、精细化、法制化的原则,在城市规模管控、风险预警识别、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相互合作、城市立法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和优化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活保障、应急处理的能力,着力防治"城市病",推动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1年10期 No.456 41-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研究探讨

  •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俞林;赵俊红;霍伟东;

    新时期,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当前,数据这一新要素在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共享不畅、隐私保护不够、治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亟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采取完善数据制度规范体系、建立数据交易流通体系、健全数据安全支撑体系等措施,实现数据这一核心要素的共享、流通、交易、保护,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期 No.456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促进网络视听产业提质赋能高质量发展

    蔡静;蔡培峰;

    网络视听作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势头迅猛。在新基建、5G等数字技术的驱动下,网络视听技术底座进一步夯实,产业模式迭代升级。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依赖于互联网应用及服务,全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网络视听不仅仅具有价值宣传功能,更是积极主动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在疫情期间助推实体经济突破困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有效巩固成果、维持社会稳定。未来,行业主体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优质文化产品,让弱势群体共享技术红利,多方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期 No.456 55-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创新我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融资模式

    蔡元元;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企业重要投资目的地,但存在融资模式滞后、渠道单一和融资额度有限等问题。对此,应健全国内海外投资融资机制,增强我国企业"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融资能力;鼓励积极利用投资国资本,提升我国企业国际资本应用能力;建立透明和规范的融资机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中的国际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法律机制对接,依法保障我国企业投资权益;发展国家投资保险服务制度,引导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

    2021年10期 No.456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优化策略

    李巧莎;吴宇;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转化应用率,促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在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协同度及政策的宣传力度、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的完善性、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意愿、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建议促进部门统筹协同及政策宣传、完善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优化供给方政策、加强需求方政策、强化服务方政策、完善资金保障者政策,以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2021年10期 No.456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刘磊;陈元翰;雷紫翔;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从时间上看,存在一定的波动,2016年发展水平最高;从空间上看,北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南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下降趋势。当前,新疆棉花产业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在政策执行效率、棉农收益、生产技术、政府监管等方面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应从完善政府干预体制机制、提高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期 No.456 77-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学习借鉴

  •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的实践及启示

    邹晓梅;

    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比大约是60:40,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主要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债务融资弥补。地方政府融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中央政府贷款、地方公共团体金融机构贷款、在资本市场公开发债募资以及向私人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等。中央政府明确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担保,并通过地方分配税体系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确保地方政府债务本息及时偿付。同时,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预警体系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1年10期 No.456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监测预测

  • 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正>工业生产稳定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4%。市场销售保持增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1.5%。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8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增长25.6%,进口增长33.1%,贸易顺差583.3亿美元。

    2021年10期 No.45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 高质量发展 中部六省有了路线图——国新办举行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期发布。国新办9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意见》,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回应社会关切。"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

    2021年10期 No.4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上海市奉贤区:跨界 破圈 超越 全力推动东方美谷向“世界化妆品之都”迈进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奉贤地处上海南部、长三角1.5小时城市半径圈圆心位置。2500多年前,孔子弟子言偃来青溪游历讲学,当地百姓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奉贤"因此得名。奉贤区全面落实中央、上海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四个放在",强化"四大功能",打响"四大品牌",奋力创造让人刮目相看的新时代和"奉贤美、奉贤强"新高峰新奇迹。

    2021年10期 No.456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浙江吴兴:一条童装产业链带动东西部共同富裕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太湖经济圈腹地,营商环境优越、市场活力较好。吴兴区依托童装产业链,带动了安徽宣城、四川青川等中西部地区共同致富。培育富民产业。吴兴区童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发展已形成一条集设计、生产、销售、面辅料供应、物流仓储为一体的童装产业链,目前拥有童装类企业2.2万余家,年销售额超650亿元,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均居全国首位。

    2021年10期 No.456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