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 扎实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 提高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正>关中平原城市群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三省部分区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深化《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壮大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方向路径和任务举措。

    2022年08期 No.46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本刊记者;

    <正>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前2个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弹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5月下旬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一、经济实现实现较快企稳回升(一)宏观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巨大潜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2022年08期 No.466 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观察思考

  •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挑战与展望

    翟东升;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2022年08期 No.466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热点问题

  • 协同推进生活水平提升与碳达峰碳中和

    李忠;金田林;刘峥延;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近年来,居民生活领域碳排放增速已超过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发达国家碳达峰后生活领域变化特征,总结其碳中和的举措,控制生活领域碳排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应按照“坚持一个核心原则、把握两个实现阶段、统筹城乡两个方面和聚焦三大领域”的总体思路,通过“生活理念简约化、日常消费低碳化、能源产消一体化、终端设施电气化、城乡降碳协同化”,推进居民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建议从建立碳足迹核算、低碳积分转化、低碳行为正向激励和低碳金融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四位一体的全民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运行机制,引导全社会实现“要我低碳”向“我要低碳”的转变。

    2022年08期 No.466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 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 推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易信;

    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渐改善,以及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发展新动力,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面临逆全球化涌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更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存在认识误区、要素依赖、制度障碍等多重制约因素。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以质量变革为核心、以效率变革为目标、以动力变革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高标准市场制度体系,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与品质、提高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动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8期 No.466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区域发展

  • 以战略规划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区域治理

    崔琳;

    以战略规划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治理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我国区域战略规划及理念经历了区域均衡布局、区域非均衡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及新时代多层次区域治理格局4个阶段。面对当前我国区域治理呈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十四五”时期应坚持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基础,着力构建协调统一、富有执行力的区域战略规划体系并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2年08期 No.466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乡村振兴

  • 数字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朱丽萍;杨绪彪;李程;

    数字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新途径。理论上,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减少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农村数字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在机制,助推产业兴旺,但实践中,仍面临着数字金融供给能力有限、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问题。为此,应通过加快推动“三农”数据的归集和共享、构建多层次农村数字金融体系、鼓励数字金融业务创新等途径,加强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兴旺的支持力度,实现乡村振兴。

    2022年08期 No.466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举措

    贾彦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循环发展成效显著,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取得较大进步,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提升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农业循环发展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制约因素主要有法规标准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到位、科技支撑不足、资源化成本较高、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不足等。未来一段时期,推进农业循环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产过程清洁低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壮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对此,应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补齐法规短板、提升政策制度、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典型模式、鼓励多方参与等措施,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2022年08期 No.466 50-5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财金调研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机制与协同治理

    许弟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治理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核心风险在于隐性债务的显性化关联,以及由此驱动的风险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传导问题。因此,应从金融风险联动视角重新构建债务风险的协同治理防控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二元协同盘活地方政府各类存量资产,结合积极偿还和适度转换渐进化解存量债务问题;通过中央对地方的预算管理、动态预警体系构建及“金融”闸门管控,防控债务新增;通过中央、地方、金融机构的联防联治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债务风险协同治理机制。

    2022年08期 No.466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0K]
  •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政策及长期制度选择

    陈文晖;王婧倩;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被提到极高战略层面,中小企业金融供给持续性增强。面对疫情以来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下降明显、融资环境不佳、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创新融资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同时,采取给目前已成立的民营银行更加倾斜的政策支持、发展科技创新专营银行等举措,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地创新发展。

    2022年08期 No.466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探讨研究

  • 四次国际产业大转移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刘振中;严慧珍;

    近代以来,国际上发生了4次产业大转移,大约每30年一次,每次大致经历前、中、后3个阶段。各国产业转移发生前后不一,转入转出持续且交错发生,并呈现早期转移慢、中期转移快、后期转移减缓的特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对主要转出国主要指标变化判断,我国目前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期阶段,应对内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有序推进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对外加快构建以我国为重心的区域供应链体系,增强国际产业转移主导权。

    2022年08期 No.466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环球经济

  • 英国房地产税及其借鉴

    李嘉;刘威;

    英国是世界最早推行房地产税制的国家。在较长的税制改革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现行的议会税,即住宅房地产税,成为英国地方政府税收的最大来源。英国房地产税具有宽税基、征收率高、体现受益原则等特征。同时,在近30年房屋价值快速上升过程中产生了税负累退、税基陈旧等突出问题。英国房地产税制为我国未来开征房地产税提供借鉴启示:树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按支定收”的税收原则,确立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税基的动态管理理念,并最终实现“租售同权”促“租售同税”的平稳过渡。

    2022年08期 No.466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监测预测

  • 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正>工业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较5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市场销售由降转增。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2亿元,同比增长3.1%,5月份为下降6.7%。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6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增长17.9%,进口增长1%,贸易顺差979.4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

    2022年08期 No.46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7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作专题发言。福建省委书记尹力,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国际电联负责人在开幕式上致辞。

    2022年08期 No.46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征程万里 勇立潮头 山东青岛:凝心聚力打造上合新区“使命之城”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今年以来,在“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工作方略引领下,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成立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整合全域30多个部门单位的项目资源和服务职能,扛鼎国之重任,高效推进上合新区建设。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黄海之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新区正垂直崛起……作为“使命之城”,上合新区是中国唯一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平台。

    2022年08期 No.466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江苏扬州:守正创新勇担当 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扬州市考察调研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申遗牵头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两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扬州市准确把握“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深刻内涵,统筹推进规划制定、风貌提升、文化传承、项目建设、宣传展示等重点工作,不断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形成实绩、体现担当。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围绕“建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

    2022年08期 No.466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