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郑栅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深邃思想,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推进产业智能化、

    2023年09期 No.479 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政策解读

政策建议

  • 推进我国初级产品供需平衡

    綦鲁明;张永军;

    推进初级产品供需平衡对我国应对外部冲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提高国家发展规划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初级产品供需平衡取得诸多有益经验,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应坚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价值量平衡、供应与能力条件平衡的基本原则,通过提高自给率,强化生产消费节约,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保供,维护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形成我国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提升现代物流保障能力,提高初级产品供需平衡的创新性、协调性和安全性,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年09期 No.479 11-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 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增强投资增长可持续性

    邹晓梅;李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从能源、交通等领域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倾斜,西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相继加速,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面临的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明显增加。建议从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构建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低成本融资机制、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强化用地用能保障等方面,增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持续性。

    2023年09期 No.479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热点问题

  • 着力化解“十四五”时期青年就业结构性失衡

    王阳;王伶鑫;

    青年就业呈现高供给下的招聘难和高需求下的就业难。青年就业结构性失衡是由产业错配和区域错配共同造成。“十四五”时期特别是未来3到5年是化解青年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关键时间窗口期。为此,应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战略性工作,将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推动现代产业做强做优,为青年群体就业扩容固基;加强青年教育培训标准与产业发展要求衔接联动;引导青年群体到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改进培训和服务精准性,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就业优先的青年友好城市建设,维护就业权益。

    2023年09期 No.479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信用建设

  • 高质量发展下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王乐照;许磊;刘凡华;

    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诸如信用建设法治化滞后、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不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服务市场不健全以及信用主体权益保障不够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监管效能,通过新技术新产业助力信用体系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23年09期 No.479 38-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三农问题

  • 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顾相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民数字劳动素养不高、城乡缺少统一的数据要素安全保障机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数字乡村和城乡融合的方针政策,提升农业经营者数字素养,加快科技兴农,发挥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同时,进一步补足乡村建设短板,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2023年09期 No.479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农村金融脱贫的经验总结与改革取向

    夏泓洋;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脱贫工作在动态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国家贫困治理战略相适应、功能定位与作用效果越来越突出、模式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政策效果评估工作应当常态化的有益经验。当前,农村金融脱贫面临新的形势,提高农村金融脱贫效果,必须坚持不断完善有利于农村金融脱贫效果发挥的顶层设计、不断增强农村金融脱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不断聚焦农村金融脱贫工作核心命题的改革取向。

    2023年09期 No.479 54-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我国的粮食生产态势与耕地保护

    马永欢;许憬秋;郭瑞雪;陈霈弦;王楠;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母体,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经历了“两增四减”6个发展阶段,耕地保有量长期稳居世界前列,但水土空间不匹配,优质耕地被占用,人地矛盾依然突出,耕地保护面临“非农化”“非粮化”的威胁。粮食单产显著提升,总产实现跨越式增长,但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大。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强化耕地保护,健全耕地补偿机制,加强后备耕地的战略储备和优先恢复东南部的可恢复耕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能。

    2023年09期 No.479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区域发展

  • 积极促进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峰;王丹迪;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地区间数字技术应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字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受制于发展阶段差异与城市群网络不完善,京津冀城市间数字技术研发合作与融合应用亟待提高,尤其三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差距引致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木桶效应”明显。对此,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和融合发展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协同中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2023年09期 No.479 71-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调研报告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实践——基于40家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区域的观察

    洪群联;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区域产业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地方把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40家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区域为观察样本,发现试点区域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融合模式、突出重点产业、完善要素保障等举措,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普遍面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多元主体融合动力不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带动作用弱、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融合型企业,健全政策机制,强化试点示范,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效。

    2023年09期 No.479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学习借鉴

  • 德国交通运输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李卫波;

    我国正处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关键发力期。以德国为参照,通过系统总结评价交通运输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能够为我国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牵引支撑,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带来重要经验启示。站在新历史起点,我国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面临更加突出的高品质、一体化客货运输和发展枢纽经济的迫切需求,应围绕完善通道和枢纽功能支撑,创新提升现代综合运输服务能级,培育交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方向,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交通运输发展。

    2023年09期 No.479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助力388个脱贫县加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8月26日至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期间,联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三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暨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县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展销会统一为22个省(区、市)的388个脱贫县、786家企业搭建展区共8000平方米,提供“免费参展、拎包卖货”一站式服务,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特色鲜明。其中,110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的170个定点帮扶县积极参与展销。

    2023年09期 No.47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规划引领 交通先行 产业为基 太仓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

    本刊记者;

    <正>江苏省太仓市沿江临沪近海,区位优越,是紧邻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位于“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之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太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扭住规划、交通、产业3个支点,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高位推进,打造融入上海桥头堡太仓坚持规划引领,努力构建更高层次的沪太协同发展格局。嘉昆太区域合作、太仓港、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列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批复实施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11次提及太仓;今年8月,

    2023年09期 No.479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 勇于创新的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正>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武汉奥莱斯轮胎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轮胎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轮胎生产型企业,注册资金2亿多元人民币。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莱斯轮胎公司)成立23年以来,已发展成为资产达15亿元的大型轮胎生产销售企业,成立了湖北省雍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湖北金田轮胎有限公司两大分公司,在湖北省咸宁与黄石地区分别成立了两座轮胎研发制造工厂。

    2023年09期 No.479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