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 深刻把握六方面重大关系的实践要求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正>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12期 No.482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 强化政治担当 扛稳主体责任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郑栅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全委党建领导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全委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开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3年12期 No.48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权威发布

政策建议

  • 提升全要素生态效率 高质量推进“两山”转化

    周雨;黄建;冯升波;

    “两山”转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两山”转化实践中存在要素需求不够清晰,方向有待明朗;要素投入不足,难以释放全部生态效能;要素投入组合不平衡,转化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为高质量推进“两山”转化,建议从全要素生态效率理念入手,建立全要素生态效率评估机制,有重点补齐转化短板。同时,创新要素投入类别和方式,技术引航,坚持科技生态发展战略;人才领先,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资本融合,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数据助力,建立数字化“两山”转化试点。

    2023年12期 No.482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

    谭璐;

    政府引导基金也称政府投资基金。当前,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存在投不准、撬不动、管不好、退不出等问题。为此,建议从“募、投、管、退”4方面采取措施,通过创新机制、多方引资,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优化分工、因地制宜,提高引导基金投资效益;改善激励、科学评价,提高引导基金管理水平;建设市场、完善生态,持续开拓引导基金退出渠道等途径,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持续提升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2023年12期 No.482 24-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观察思考

  • 全球产业链重塑下提升我国产业链地位

    尹佳音;李大伟;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持续影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为确保“经济和战略独立性”,选择将关键生产环节迁回国内,部分新兴经济体为加快经济重建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势头不减,区域合作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如何通过自身完善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在部分领域已建立起来的技术优势,巩固我国在全球分工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内参与全球高水平经贸合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年12期 No.482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 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功能 推动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应晓妮;

    创新链资金链融合是决定创新链产业链成败的关键,金融服务创新的能力则是判断创新链资金链融合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创新功能的短板集中体现在资金融通和配置效率较低、发现和处理信息能力较弱、识别和缓释风险机制落后等。建议针对资本市场、银行等不同金融主体分类施策,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的资金融通和配置功能、信息甄别和处理功能、风险分担和防范功能为导向,推动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2023年12期 No.482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乡村振兴

  • 以财政政策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严佳佳;龚晓晶;张晨燕;

    在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对各层次人才日渐增长的需求与现有人才结构、数量矛盾日益尖锐,人才整体素质普遍不高,高质量人才更加匮乏,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相应的财政政策可增加乡村义务教育投入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节收入分配,助力农民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应成为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依托。

    2023年12期 No.482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区域发展

  • 我国都市圈政策导向及建设着力点

    龙茂乾;扈茗;卢庆强;

    都市圈是我国推进空间改革的政策单元,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政策导向应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引领城市群建设,并满足跨城通勤人群需求。为此,建议在行政层面统一共识,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考虑地方实际综合确定都市圈范围。新时期,应将都市圈建设嵌入行政管理体制,确保有建设主体,有协调机制,有项目抓手,有考核评价。同时,积极吸引市场力量参与都市圈建设,提高发展活力。

    2023年12期 No.482 52-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 都市圈经济发展协同治理研究

    潘昭宇;邱爱军;余飞;初广绅;王有为;

    当前,我国都市圈经济发展协同是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各行政辖区政府、市场和企业关于产业、交通、市场等多领域的相互作用。基于区域经济多元、复杂的特性,针对各地探索中呈现出行政分隔导致协作不畅、部分政策法规不健全和利益共享协调机制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外都市圈治理案例经验,建议从治理主体、对象、模式、工具等维度构建都市圈经济协同治理基本框架,建立协同共治的都市圈规划体系、协同共建都市圈高品质1小时通勤圈、都市圈产业协同、都市圈营商环境协同和协作共探都市圈多元投融资路径。

    2023年12期 No.482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探讨研究

  • 综合施策 提升西部地区人才引进竞争力

    曹建巍;卫禹鹤;苗婷;

    推动西部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近年来,各地人才引进新政频出,人才抢夺大战不断上演。面对激烈的人才地域竞争,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如何提升人才引进竞争力,应对人才抢夺大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宏观层面,应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潜在优势,努力破解人才引进的地域劣势,积极抢抓人才引进的政策机遇,主动迎合人才引进的市场挑战,并选择规避地域劣势与发挥政策机遇组合的战略模式。中观层面,应精选人才引进对象,拓宽人才引进模式,夯实人才引进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待遇。微观层面,应根据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的不同特征精准分类施策,以引进更多的人才干事创业。

    2023年12期 No.482 65-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高质量协同发展

    蒋敏;张圣兵;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地和优化,两者的耦合程度逐渐提高,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农户家庭决策仍倾向于兼居兼业的背景下,农地规模瓶颈、小农户数量过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构困境及城乡用地两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宏观层面,应制定和优化相关政策环境,农户层面,引导农户克服小农意识,以科学合理的家庭决策推动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和非农化分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3年12期 No.482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有效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质量

    梁慧歆;宋宇;

    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质量是铸牢现代化发展根基的重要抓手。近2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稳步增长态势,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但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应以谋划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加大招商引资为载体,以促进项目落地为目标,以提升项目运行效率为重点,以加强要素配套为支撑,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全链条质量提升。

    2023年12期 No.48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环球经济

  • 发达经济体新一轮经济治理模式调整及启示

    卞靖;陈曦;

    经济治理模式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治理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与政策,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特征显现。过去3年,世纪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金融市场风险隐患累积等问题不断暴露,西方发达经济体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持续凸显,原有经济治理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被迫反思调整,探索优化治理模式,以应对短期危机冲击、解决中期结构性问题、谋求长期大国博弈有利地位。从结果看,相关治理模式调整刺激带动了疫情后经济复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由此可知,经济治理模式会在内外因素推动下不断动态调整,短期促进经济快速恢复需兼顾供给需求双向支撑、确保政策精准灵活,国家经济治理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总量与结构相结合,我国需保持定力、以我为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2023年12期 No.482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