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坚定不移地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

    魏礼群 ,赵书英

    <正>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保持全国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向中央预定的目标前进。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

    1990年05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把双增双节运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陈焕友

    <正> 江苏省政府研究确定,今年从加强经营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入手,把双增双节运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注重实效,稳步前进。

    1990年05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努力完成今年的化学工业任务

    顾秀莲

    <正> 今年是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实现化学工业治理整顿目标和全面完成“七五”计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今年的工作要从稳定经济、安定社会这个大局出发,重点要放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物质消耗,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上。

    1990年05期 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杨有光

    <正>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粗放型、速度型增长模式的路子。其主要特点是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为主,来维持工业增长的高速度。我国的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发展靠速度而牺牲效益是难以持久的。只有走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模式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

    1990年05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进一步做好实施产业政策的工作

    <正> 自去年三月《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颁布以后,一年来,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计划、组织生产、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安排进出口和发放贷款等方面,逐步注意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使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状况有所改善。

    1990年05期 16-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深入调整 务求实效

    陈健

    <正> 随着治理整顿的深入,结构调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治理整顿实质上是反通货膨胀,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除了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个基本原因之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如果不下决心认真调整经济结构,治理整顿就不可能最终取得突效;其二,结构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由于新旧体制并存,现行

    1990年05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实现治理整顿目标 必须加强计划管理

    张奎

    <正>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治理整顿的目标,不仅是治理整顿时期计划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宏观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削弱了计划管理。

    1990年05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扩大销售搞活资金 促进生产的适度增长

    赵海宽,赵志远

    <正> 去年以来,我国在治理整顿、缓和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城乡储畜存款大幅度增加,货币投放得到控制,物价已开始趋稳。然而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就是市场疲软、商品销售不畅、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低速增长等等。

    1990年05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近期国家计委信息

    <正> 1.邹家华同志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对国家计委与地方经委的工作关系作了如下阐述:现在的国家计委,是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合在一块的,新的计委承担了过去计委和经委的工作;现在国务院成立了生产委员会,它的办事机构也还是设在计委里面。因此,从业务关系来讲,现在的国家计委,既是各地计委(计经委)的对口上级,也是各地经委的对口上级,今后国家计委发有关文件,计、经委都要发。

    1990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横向经济联合实行“规划导向”的若干思考

    丁亚成

    <正> 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横向经济联合,有一个如何促进由“自然发展型”向“规划导向型”的战略转变问题,这是地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内在要求。 “规划导向型”的横向经济联合,就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指引下,明确横向经济联合的重点、方法和步骤,从自发性联合引向指导性联合;既在微观上保障企业的自主权,又在宏观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专业化;形成一个多方联结,城乡通开、结构合理的网络体系,为区域经济的重点企业、行业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服务。

    1990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建立健全我国宏观监控体系的探讨

    包锡盛

    <正>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中缺少一套起稳定作用的监控体系。因此,应当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监控体系,以确保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990年05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当前的结余购买力不会冲击市场

    万质贵

    <正> 对目前已达7000亿元的巨额结余购买力,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经济管理部门,都有人认为随时有冲击市场的可能。 实际上,结余购买力是稳定的,它不会大规模冲击市场。我们只要对当前结余购买力形成的原因、构成、目的以及动态变化进行解剖分析即可看出。 在目前结余货币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结余购买力,它不构成对零售商品的需求

    1990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关于完善财政包干制的一些想法

    施彦敏,倪建新

    <正> 首先,要明确调控的指导思想。我国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性质要求我们在总体上必须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调控的实质是加强统一,适当集中。财政包干制的调控度,一定要体现这一经济性质的指导思想。在当前治理整顿期间,特别是目前双重体制并存,地方利益急剧膨胀和刚性增长的情况下,有必要适当加强中央财政的集中。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以利于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正常运行。

    1990年0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徐州市探索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李英禄

    <正> 长期以来,徐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多头管理:基建项目计委批,技改项目经委批,涉外项目外经委批,环保项目环保局批,乡镇项目乡镇局批,还有一些项目主管部门批,而其中重点项目又由市重点项目办公室管。这在一定的条件下,虽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弊端甚大。

    1990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平度市加强土地计划管理

    肖鸿泰,尚玉音,刘焕俊

    <正> 平度市1983年开始加强了对土地进行管理,随着《土地管理法》的颁布,从1987年市计委与土地管理局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按计划用地,有效地控制了乱占耕地的现象,非农业用地明显减少。1989年全市非农业用地仅有2916亩,为青岛市下达用地计划的86.8%,仅为1986年实际用地的37.8%,其中耕地1315亩,为青岛市下达计划的62.5%,比1986年减少三分之二,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市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土地计划管理。

    1990年05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我们在计划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牛德才 ,刘连生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吉林省大安市狠抓长远规划,积极开展综合平衡,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十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半,农业生产登上了两个新台阶,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两倍,工业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予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翻两番多,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使大安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1990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烟台的一颗明珠——烟台合成革总厂

    王益年

    <正> 烟台合成革总厂是中国第一个聚氨酯工业基地,是“六五”重点工程项目。1983年建成投产,曾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现为国家二级企业。总厂下设5个分厂、5个公司,现有职工3890人,总投资4.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8亿元。

    1990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浅谈吨粮田建设的几个问题

    张柏齐

    <正> 吨粮田,指的是全年粮食亩产达到1吨以上的农田。它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具有“四高”的特征:一是复种指数高。吨粮田以有机质含量高的良田为基础,一般实行三熟耕作,粮食复种指数在250%以上。二是集约程度高。以良种为中心,良法、良制、良机相互配套,在一定面积土地上,连续增加投入,集约程度大大高于一般农田。三是单位面积产量高。按照高产模式栽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粮食亩产量虽然说1吨,实际上许多已超过吨粮的水平。四是商品率高。吨粮田亩均提供的商品粮,比一般农田要高1倍甚至数倍。

    1990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优化产品结构要培育拳头产品

    张秋生

    <正> 在进一步治理整顿的条件下,如何调整好产品结构,尽快改变目前的市场疲软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培植拳头产品,有利于尽快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市场发展状况,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培育拳头产品?可采取以下步骤:

    1990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南朝鲜经济发展的一些特点

    江健桐

    <正> 南朝鲜土地面积9.85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万。六十年代初经济开始起飞,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了新兴工业地区的行列。这期间的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升落波动较大。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29年中,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8%。达到两位数增长率的有12年,6-10%有9年,6%以下有8年。但是连续两位数的年份都在各个10年的后半期,而且都是3年,即1968、1969、1970年,1976、1977、1978年,1986、1987、1988年。这反映出受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

    1990年05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