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 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郑栅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基于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2023年10期 No.48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形势分析

热点问题

  • 系统谋划持续完善纾困扶持政策 全面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陈迪;毛科俊;

    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中小企业是关键。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平稳恢复,但对未来发展信心因行业不同呈现较大差异。总体上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消费投资需求恢复较慢、要素保障难、转型升级难、惠企政策获得感精准性延续性不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风险挑战。建议系统谋划、多措并举,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降低中小企业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政府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全面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2023年10期 No.480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政策建议

  •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蒋中铭;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功能层次轨道网络的技术优势,重点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与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都市圈城镇发展模式和空间格局相适应,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空间格局适配发展。目前,由于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国铁集团参与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运营的意愿不强、土地管理政策尚未实现供需高效对接等原因,多数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不尽完善、效率不高、效益不佳。建议科学把握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节奏,优化调整轨道交通布局,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深化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铁路、土地供应的市场化改革,形成轨道交通支撑都市圈发展的持久动力。

    2023年10期 No.480 19-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罗朝阳;吴迪;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重大问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区域结构呈现较大差异,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据测算,在不同生育方案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将使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难以恢复较高水平,社会保障压力剧增。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老龄服务供需失衡、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老龄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生育率持续低迷等难题。为此,建议从供求两端着手,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建立健全多支柱、分层次、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探索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积极发展“数字老龄”,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3年10期 No.480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信用建设

  •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

    门立群;孔守斌;

    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仍存短板不足,在国家政策支持推动下,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速形成,逐步成为以信用信息特别是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基础设施。各地依托一体化融资平台网络,积极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信易贷”融资服务模式创新实践,为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应加快建立完善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健全信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深化信用大数据开发利用,促进公共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以“信用赋能”促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期 No.48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三农问题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

    周振;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但普遍存在法人地位落实不畅、发展人才短缺、外来人才难以入籍、发展机制单一、发展资源不足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建立开放式成员认定管理机制,加大村级带头人选育,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嵌入县域经济,深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三资”监管,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3年10期 No.480 42-4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徐俊丽;米薪宇;张轶之;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2023年10期 No.480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财金调研

  • 新形势下稳妥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盛雯雯;

    近年来,受公司治理缺位、自身定位不清、业务盲目扩张等内部因素驱动以及经济金融周期转换、经济结构转型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一些中小银行风险持续暴露,已成为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系统性风险的潜在来源。深入分析研判现阶段中小银行风险的具体来源以及下一阶段演进趋势,针对影响其风险化解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建议采取优化资金供给、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多措并举推动资本补充、健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等政策措施,努力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2023年10期 No.480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探讨研究

  • 国际经贸规则中的国企条款演进与应对

    石颖;

    设置国企条款逐渐成为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议题,代表了西方主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普遍诉求。国际经贸规则中国企条款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GATT时代、WTO时代以及后WTO时代3个阶段。相关国企条款的规范性要求已初步达成共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结构化、步骤化的行动逻辑和实践策略。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国有企业在界定范围、市场准入、政府补贴、融资优势、信息披露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高度重视,内外统筹、分类应对,对内完善未来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外积极应对国际规则中有关国企条款,助推国有企业更好走出去。

    2023年10期 No.480 68-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郑菊花;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尤其是其中低端领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国家间低价竞争日益激烈;而中高端领域,则被发达国家牢牢把握,并在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中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加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加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意义重大,有助于国内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应聚焦科技创新,以装备工艺和管理能力创新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重视培育行业品牌,加速培育世界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

    2023年10期 No.480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学习借鉴

  • 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以水权、排污权交易为例

    郭琎;

    深化发展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引导资源环境要素合理配置,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借鉴国际水权交易市场和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经验,应增强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的法制基础,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设计适宜灵活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及适度开展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以适应风险管理要求。

    2023年10期 No.480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