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课题组;刘雪燕;肖潇;
今年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实物量指标大幅减速,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从短期看,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矛盾以及通货紧缩、地方债务等潜在风险,成为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与此同时,经济中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与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增长中的亮点。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力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努力实现新常态时期的动力转换,以改革开放释放更多的增长红利。预计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企稳,上半年GDP将增长7%左右。
2015年05期 No.37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赵辰昕;惠长虹;
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放缓态势,但以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特征的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各种积极因素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断积聚。下一步,应着力扩大新兴消费,持续提升创新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融资支持。
2015年05期 No.377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事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所创新,社会领域产业政策正在落实,民间资本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有待提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基层人才短缺和活力不足问题有待破解,相关政策落实力度和实施效果有待加强。下一步,应更加注重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注重通过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保障条件,更加注重通过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等社会领域产业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提供方式、培育消费增长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服务需求。
2015年05期 No.37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郭冠男;
目前,我国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不完善及其导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财富的培育、积累、扩大,制约农民财产进入社会财产增值体系、信用体系、流动体系,导致农民无法以自己的土地权利主动参与并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益。因此,必须把宅基地用益物权体系放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框架和整个城镇化进程中进行考量,增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法治性,重视宅基地用益物权实现途径的差异性,从条件性政策中逐步探索完善。
2015年05期 No.37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耀鹏;
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是改革现行粮食收购政策、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探索。针对在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政策,以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并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政策提供借鉴与积累经验。
2015年05期 No.37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李永东;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有现实需要和理论可行性。该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将土地流转有关主体纳入正规化责任、权利和义务体系,对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作出约束和规范,保障农户收入并降低有关主体的现实和潜在风险损失,从而降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2015年05期 No.377 47-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吕芙蓉;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转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面临专业化程度低、产业协同效率差、生产要素发展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与数字省区等信息化工程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05期 No.37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