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部分省区市负责同志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同志召开了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负责同志座谈会,讨论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进计划工作。与会同志结合当地工作安排,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指导工作很有意义。现将部分省区市负责同志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1993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国务院八个部门负责人谈今年部门工作安排

    在去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国务院八个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专题发言,谈了本部门今年工作安排,对各地工作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现刊登如下。

    1993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适应新的形势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计委副主任郝建秀在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正> 日前,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题为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国际研讨会。会议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委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的。参加研讨会的有国家计委、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等部委的领导同志和有关人员,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地方代表,UNDP、世界银行、国际劳工局(ILO)的官员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险专家也参加了研讨会。

    1993年0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罗国三

    <正> 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据预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31%。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增长33.7%,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增长50.4%,个体投资增长10%。 投资增长主要特点是: 1.技术改造投资增幅明显大于基本建设投资。预计全年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完成

    1993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调节

    王立民,田学军

    <正> 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党的十四大对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贡献。现在要研究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是在突出市场调节手段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计划调节手段的作用。第一,尽管这些年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就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来说,仍然是比较低的。特别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更低。在

    1993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陈孔光

    <正>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提高经济活动效益的问题。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把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1993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生产适销轻纺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家计委轻纺司司长冯文英谈一九九三年轻纺工业形势

    <正> 新年过后,记者就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轻纺工业,采访了国家计委轻纺司司长冯文英。 冯文英司长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在新的一年,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适应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轻纺工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她说,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轻纺工业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产品结构调

    1993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 面向经济建设 做好科技工作

    姜均露 ,吴钰

    <正> 近几年来,科技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受到一些新旧矛盾的困扰。一是出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小型化、科研力量分散化、转化行为短期化的趋向,这为推进那些技术层次高、牵扯面广、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面临的重大变革,许多人还缺乏充足的思想准备;三是科技投入不足,制约着科技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四是人们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还很不一致,

    1993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广东的实践

    张高丽

    <正>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十多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1991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60元增加到2823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7.1%,

    1993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股份制经济初探

    李智勇

    <正>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股份制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有选择地实行股份制,是改革和完善公有制微观经济的一种尝试,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它不仅能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993年0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企业如何推行股份制

    王万金

    <正>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股份制已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筹集社会资金的改革模式。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经营新机制。企业如何推行股份制?笔者认为: 首先,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按股份制体制组成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首届董事会成员可采取由政府选任与选举相结合的办法组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可实行招聘制。在推行股份制前,政府有关部门应制订《股份制企业条例》,建

    1993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经济国际化 广东发展目标取向

    王鼎昌,聂周荣,贺方东

    <正> 广东在未来20年里赶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东经济在其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多大的步伐。如果说,亚洲“四小龙”通过六七十年代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并逐步将经济推上国际化的运行轨道,由此导致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腾飞,那么,以“四小龙”作为未来20年跨世纪赶超目标的广东,加速经济国际化不仅构成赶超亚洲“四小龙”的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1993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略谈农业经营管理的十个转变

    官斌和

    <正> 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农村正发生着一系列的渐进转变。这些转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在管理体制上,由计划指导型向市场调节型转变,以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为“轴心”的农业,开始实现面向市场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传统农业的格局,在宏观上趋向于强化第一产业,加快第二产业,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比例协调的优势格局,达到增加经济社会有效供给的目的。

    1993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计划职能

    王战果,王天纬

    <正>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在这场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中,计划部门面临着二次最严峻的考验,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上、理论上和实践上要有一个新的飞跃,主动地转变计划管理工作的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 计划管理职能的转变,首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增强了。

    1993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大生产需要的经济组织——国家计委综合司副司长李德水谈发展企业集团

    最近,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德水就发展中国企业集团问题向本刊特约记者李量发表谈话,在谈到本刊开辟“企业集团”专栏时,李德水同志说:宏观经济管理 开辟《企业集团》专栏,为企业提供一个园地,介绍这方面的经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国家计委综合司和中国计划学会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管理研究会将大力协助进行这项工作 也希望各企业集团给予全面合作和支持 现将李德水同志的谈话摘发于下。目前,国家已经批准36家企业集团实行计划单列。本刊将陆续刊登有关这一方面的稿件,欢迎企业集团踊跃投稿

    1993年02期 37-3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立足市场 实现乡镇企业腾飞

    张敬涛,徐志顺

    <正> 山东省临沂市属省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南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人民发扬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拚搏精神,发挥优势,开拓进取,促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从1984年至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32.67%,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名列山东省第1位;农村综合实力列全国第31位,全省第3位;全市30个乡镇

    1993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进入市场拓展市场

    尤俊明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市场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舞台。从我厂建厂十三年以来的实践看,由1500元起家发展到现在年创产值两个亿,利税4500万元的规模,正是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结果。现就如何进入国内外市场,拓展市场,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 第一、开发特色产品,努力在“共有”的市场中拓展“专有”市场

    1993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国务院通知要求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

    <正> 最近,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发出通知。通知说,改革开放以来,法规和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证券市场的操作经验不足,使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为了加强证券市场的宏观管理,统一协调有关政策,建立健全证券监管工作制度,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国务院已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这是深化改革.完

    1993年0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信息摘编

    <正> 最近,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在京召开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分管农业的主任、农业(经)处长参加的座谈会。刘江作了报告,重点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十四大关于加强农业基础的方针政策,冷静分析形势,看到农业发展的潜在危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二是各级计划部门要加强改革和参与意识,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作用。三是在认真总结1992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安排好1993年的计划和经济工作。

    1993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高速稳健发展的一条“小龙”——新加坡考察散记

    周国勋

    <正> 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一个岛国。在亚洲四小龙中,无论面积、人口都最小,面积只有63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 新加坡国土小,无资源,独立前经济并不发达。六十年代初,除了几家食品饮料、橡胶、印刷等小企业外,几乎没有象样的工业,失业率高,住房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低。独立后,经济发展很快。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实现了现代化,在工业、经贸、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举世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1993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