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认真学习十四大文件 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正> 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四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以巨人的步伐奔向新世纪、揭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和精辟的论述,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作了系统、深刻的总结,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了全面的阐述。报

    1992年1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努力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登上新台阶

    桂世镛

    <正> 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登上新台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九十年代的中心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对于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这个任务尤其重要,尤为紧迫。人民生活的改善,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能否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 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是伟大的成就。然而应当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过去又耽

    1992年1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加强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

    <正>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很好。1—9月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7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有所

    1992年1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要重视发展社会事业——郝建秀谈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正> 九月中旬,国家计委在兰州召开了部分省区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座谈会,国家计委副主任郝建秀在会上着重就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社会事业建设问题做了总结讲话。 她说:从“八五”计划开始,我们集中了部分资金,重点用于补助老少边穷经济困难地区基层社会事业设施的建设。现在看来,这笔投资对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极为明显的。

    1992年1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国家计委召开党员大会 传达贯彻十四大精神

    <正> 国家计委10月21日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由国家计委参加党的十四大的代表传达了十四大精神。会议由党组副书记叶青主持,党组成员郝建秀、桂世镛、王春正传达了会议有关情况。最后,党组副书记房维中代表委党组对全委学习十四大文件,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做了初步部署。他讲了三点意见。第一,以党的十四大报告武装全体党员,通过学习,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念。第二,认真学习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充分认识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一个重大贡献和理论上的突破,是十四大的一项重大决定。第三,学习领会党中央对九十年代经济发

    1992年1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本刊编辑部召开1992年工作会议——国家计委副秘书长吴宝林介绍国家计委今年以来在转变职能方面所做的工作

    <正> 目前,《中国计划管理》编辑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1992年度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的通讯员及国家计委机关各司、局、室、厅联络员,就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海南省政府和省计划厅负责同志到会并讲了话。

    1992年1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国家计委信息

    <正> 为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道路,国家计委提出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选点条件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大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较好,农村第二、三产业具有一定基础;水、电、路、通讯条件较好;建制镇(不包括县城)或乡政府所在地,农村经济计划联系点县(市)应优先安排试点;当地领导重视,政策优惠,群众积极性高的小

    1992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高度重视农业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刘尧传,王平生

    <正> 党的十四大对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高度重视农业的新要求,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和路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谈几点看法。

    1992年1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 努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1980—199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381.4亿美元,增加到1357亿美元,增长了3.6倍。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从181.1亿美元增加到719.1亿美元,增长近四倍。在世界各国出口总额中所占

    1992年11期 16-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 加快商业设施建设 促进商品市场发展

    许荣昌,庞鸣

    <正>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了贯彻十四大精神,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计划部门职能势在必行。计划工作部门要开拓新局面,必须把培育和建设市场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运行作为一项重要职能。

    1992年1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国家计委提出改进明年计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正> 国家计委最近发出通知,对改进1993年度计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 国家计委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计划部门的紧迫任务是进一步转变计划管理职能和方式,搞好计划体制改革,使计划更好地面向市场、反映市场和引导市场,发挥计划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计划管理的方式,要逐步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1992年1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改革指令性计划 放开生产资料价格

    侯云春,欧晓理,沈建军

    <正> 加快生产资料流通的市场化进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现有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调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双轨并存的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但是.指令性计划的改革也并不简单是一个“放”字,必须在放的同时采取必要的过渡措施和寻找相应的替代办法,以避免计划放开而市场又不能及时跟上的现象。我们总的想法是,本着既要积极、坚决,又要慎重、稳

    1992年1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实现跨世纪的兰图——珠江三角洲纪行

    <正>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犹如隆隆春雷,催动神州大地涌起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大潮。作为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成功样板的广东,按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要求,正在努力奋斗,力争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怎样实现?这可以说是中外经济界和我国人民共同关切的问题。最近本刊记者赴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1992年1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改革开放之花 结出丰硕之果——广东“四小虎”虎气生生

    <正> 在改革开放十四年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南海、顺德、中山、东亮四市,被人们称之为“广东四小虎”。九月中旬,本刊记者到广东珠江三角洲采访,所到之处,看到广大干部群众,热气腾腾,经济繁荣兴旺,特别是“四小虎”,个个虎气生生。他们经济发展共同的特点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外向型为导向,利用港澳毗邻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当然,每个

    1992年1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深圳市计划部门转变职能

    陈彪

    <正> 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系统地总结深圳特区的实践,继续发挥其“排头兵”和“试验场”的作用,将对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1992年1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经济高速增长 关键要调整结构

    郭树清,许江萍

    <正> 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影响国民经济顺畅循环的根本性问题是结构失衡,结构调整虽然有所进展,但是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所以在经济全面恢复高涨的同时,一些长线在继续加长,而一些短线越来越短。显然,不改变这种局面,明年的国民经济难以实现我们所期望的良性循环,高速度也将难以维持长久。为此,明年国内生产结构调整应当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992年1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其治理

    曾冬清

    <正> 我国经过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加之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配套和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国民经济已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但是,必须承认产业结构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增长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在我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劲。因此,我们顺势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已迫在眉睫。

    1992年1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明年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有新的改进

    <正> 最近国家计委发出通知,对明年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提出改进意见。 通知说,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建立国家与省市两级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用工、自主分配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宏观调控目标,必须

    1992年1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