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二十大专栏

政策建议

  • 推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刘强;

    随着全球疫情持续影响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经营和增加就业中的难题和困难增多,市场体系建设中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期货现货价格联动影响价格稳定的现象引起各界较多关注。这些新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发展要求下,期货市场的发展定位、功能作用和创新监管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加快完善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应坚持高质量发展引领,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政策取向,系统梳理期货市场的发展成就与不足短板,大力发展和完善期货市场配置功能,不断夯实大宗商品供应基础,加快完善期现货市场价格监管和预警分析机制,及时加强市场运行风险的政策宣传和预期引导。

    2022年11期 No.469 12-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观察思考

  • 新发展格局下尤需稳定制造业发展

    余新创;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呈现过早过快下滑趋势。面对比重下滑压力,我国仍存在稳定制造业比重的诸多优势条件,如产业基础雄厚、要素资源保障较好、市场规模优势逐步显现等。同时,存在需求动能弱化、转型升级难度大、要素资源约束趋强等负面因素,依然会对制造业比重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应加快实现需求结构有序转换,维持需求规模稳定增长,短期稳住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优势,长期重塑高端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宽制造业发展空间,促进要素资源结构更加优化,增强要素支撑引领能力。

    2022年11期 No.469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 实施四大举措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王慧;王玮东;胡燕妮;杜健;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制造业比重事关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定制造业占比,“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技术变革驱动、新发展格局构建、要素条件改善等机遇,同时,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资源环境人才约束、有效投资不足、成本负担偏重等挑战。建议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突破关键生产要素制约、激发合理有效投资、持续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储备,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比重基本稳定。

    2022年11期 No.469 29-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绿色发展

  • “双碳”目标下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

    聂正标;

    为实现“双碳”达标,我国已展大量基础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政策性工具之一,发展备受关注。从中长期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然面临碳交易规模发展后劲不足和碳价格稳定性较弱、碳金融产品规模化运用不足和碳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碳交易主体覆盖面窄和碳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等问题。对此,应综合施策,渐进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循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布局,加快引入更多碳市场参与主体等。

    2022年11期 No.469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区域发展

  • 科学把握四大区域变化态势推进协调发展取得更好进展

    卞靖;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历史基础有别。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与东部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而东北地区不但与东部发展差距在扩大,而且与中西部的差距逐步显现。当前,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解决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必须客观认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平。以增强东北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加强与其他板块经济联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长效机制等为政策重点,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11期 No.469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社会发展

  • 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王明姬;魏义方;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尚有2亿多常住人口无法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共有59项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平等享有,但还有14项为有瑕疵享有、7项受户籍制度所限无法享有,存在非户籍人口子女入园难入园贵、中高考准入资格限制、农民工难以享有医保、保障房申请门槛高覆盖面小、较难获得社会救助等难点堵点。未来,应基于服务供给成本和服务需求分类施策,高需求低成本的基本公共服务短期内尽快实现全覆盖,对高需求高成本的服务加大对非户籍常住人口开放力度,对低需求低成本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服务无盲区,对低需求高成本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顶层设计,中长期稳步实现。

    2022年11期 No.469 52-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不断缩小流动人口收入差距

    唐聪聪;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规模庞大的群体,不同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仍在分化,城乡之间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流动人口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仍未缩小,深刻影响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建议综合施策,通过加强教育与培训、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等措施,不断缩小流动人口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助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11期 No.469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金融体系创新

    宋志秀;周尊荣;葛翔宇;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环节。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金融供需作用机制。乡村振兴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现行的金融供给虽然在支持乡村振兴中成效显著,但与这些新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平衡。对此,应构建以金融文化支持体系为引领,投融资支持体系为重点,信用支持和风险防范体系为保障,金融技术和金融科技支撑体系为创新驱动,绩效评估体系为决策参考的乡村振兴金融体系。

    2022年11期 No.469 66-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探讨研究

  • 发挥开放引领作用 推动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

    毕吉耀;张哲人;李慰;原倩;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以开放引领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国际国内新环境新形势给新疆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新疆必须用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处理好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巩固开放前沿与拓展开放腹地、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与对发达国家开放、发挥自身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与借助全国沿海沿江开放优势的关系,加快推动内陆边疆战略型开放,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重大战略性结构性长期性问题、完善生产力布局、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好对口援疆机制等谋划和推动产业发展。

    2022年11期 No.469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环球经济

  • 发达国家举国工程与我国举国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张晓兰;金永花;黄伟熔;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学技术创新深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撑地位愈发凸显。我国依托政策支持、资源倾斜、要素保障,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攻关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传统举国体制,暴露出主体缺位、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制度混乱等问题。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举国工程成功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体制优势,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加大科技对外开放,突破发展目标、创新主体、权责边界、政策资源、人才团队和生态体系等体制机制制约,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11期 No.469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监测预测

  • 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国际形势分析处图1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工业生产加快。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市场销售保持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45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图5 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

    2022年11期 No.46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正>2022年10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全委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何立峰同志主持会议并领学。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委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

    2022年11期 No.46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等三位党代表出席,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新社中新网、农民日报、彭博新闻社、路透社、香港经济导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记者提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11期 No.469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理性·建设·引领 中宏论坛 开拓智库融媒新境界 汇聚高端睿见 把脉政经大势

    <正>中宏论坛以中宏观察家矩阵为依托,以中宏网及所属新媒体为传播主渠道,始终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聚焦宏观经济政策与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创办两年来充分发挥决策参考与舆情引领职能,已成为中宏网融媒体高端智库核心品牌。聚焦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宏观决策参考。坚持落实好委领导指示要求,紧扣重大国家战略组织实施与精准推进,依托中宏观察家与高端智库专家团队,组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与推进展开研讨,问症把脉,提供决策参考。紧扣国家发展改革大局与委中心工作,围绕中美贸易争端与应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与信用评价体系,数字安全、数字治理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与稳经济发展等重要课题,汇集专家睿见,组织中宏发改内参等,全力服务好委中心工作。

    2022年11期 No.469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