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采取综合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本刊编辑部

    <正>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多年来期盼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6.8%。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在去年粮食增产较多的基础上,今年粮食再增产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升等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农民收入的再增长也面临着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上不能懈怠,工作上不能减弱力度。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持续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立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工夫,采取综合措施,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打下坚实基础。

    2005年02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做好规划工作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朱之鑫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工作。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统一各方面认识,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是"十一五"规划编制最关键的一年,是规划工作的攻坚年,编制出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耳目一新、各具特色的规划,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2005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重点

    <正>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第一、三产业增速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支撑趋向均衡,产业结构演进总体上继续向合理方向发展。

    2005年02期 6-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巩固调控成果 促进工业发展

    <正>2004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着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得到了抑制,投资增幅明显回落。

    2005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双稳健"政策下的投资走向

    纪国刚,刘立峰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由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的这一转型势必对未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2005年02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更加侧重促进消费增长

    年勇,冯建林,谢辉

    2004年,针对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中央及时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国民经济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推动,消费率偏低的情况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及时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更加注重发挥消费的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5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从近两年物价波动、供求格局看扩大消费需求

    王秀芳

    <正>2003年伊始,居民消费价格扭转了持续14个月负增长的趋势,呈现出温和上扬的势头。进入2004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增速加快,全年上涨3.9%,特别是七八月份,均上涨了5.3%,不仅超过了5%的警戒线,而且比200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的涨幅高出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城市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鉴于此,政府运用价格监管、财政补贴、储蓄加息等一系列措施调控宏观经济,确保了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保持在3-5%合理区间预期目标的实现。一、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波动的主要特点(一)从动态上看,2003年居

    2005年02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

    张旭宏

    <正>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向,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增长、利用外资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问题,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2005年02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李琦

    <正>随着2004年4月14日新西兰第一个宣布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开始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谈判,以争取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一、市场经济地位的本质含义及其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是指一国企业的产品价格是由其生产价值决定,生产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基本上不受来自于市场以外的因素干扰,能够保证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口国同类产品企业在竞争上的公平。由于在入世条款上的遗留问题,我国仍没有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这对于我国产品的

    2005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

    于文涛

    <正>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但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2005年,我国将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2005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协调处理三个关系

    姜长云

    <正>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统筹城乡发展越来越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自觉行动。但是,要真正将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需要协调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2005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优化结构

    李宗柏

    <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与人口、环境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焦点,不仅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而且能源本身也与人口、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那么,能源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一)能源的关键问题是结构优化

    2005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浅谈循环经济发展

    杨莉萍,廉洁

    <正>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讲,循环经济是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物质消耗后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物质的使用-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再利用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经济效益。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就在于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尤其对于受资源约束的国家和地区,意义就更为突出。

    2005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对企业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的思考

    张玉成

    <正>工资性收入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是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否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指导政策,劳动者的工资是否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是理顺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2005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重构公司制国有企业管理机制

    刘少雄

    <正>在重构我国公司制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问题上,国外有两种正在完善中的模式可供参考:一种是英美等国的公司管理模式。这些国家的资本流通活跃,证券市场发展充分,其公司管理机制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凭借证券市场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即主要依靠证券法规制的公司收购实现。另一种是德国、日本等国的公司管理模式。这些国家由于资本流通性差、证券市场相对不活跃,公司法上有形的公司管理机制起着主要作用。

    2005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新一年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工作重点

    <正>一、2004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开局良好2004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开局之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振兴老工业基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5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需求侧管理

    <正>"需求侧管理(DSM)"是英文"DemandSideManagement"的缩写。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出现的能源危机,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仅从供应侧被动地提出满足需求目标,而视需求为给定目标,不考虑如何调整电力需求,是电力规划和消费中的误区。在这一背景下,1981年美国学者C.W.Gellings第一次提出了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其含义是,电力公司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用户协力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

    2005年02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吉林省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吴计生,刘惠清

    <正>城市是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聚集地,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平台。在省域范围内,物资、人口流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乡村"的序列分层次传输和转移,各种流的强度越大,传输与转移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这种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高效地运转,将带动和推进整个省域城乡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调研省域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将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有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的合理布局。

    2005年0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哈尔滨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宁立新

    <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对推进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加速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对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民企规模化和搞好老工业基地改造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实践意义。

    2005年02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广西区: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穆虹

    <正>"十五"时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科技、人才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5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735亿元,年均增长9.6%,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由660亿元增加到987亿元,年均增

    2005年0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荆门市:努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李姣凤,谢钊

    <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来保证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荆门市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荆门自然资源环境现状1.农业资源基础较好,农业生产兴旺发达荆门市位于湖北中部,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兼有低山、丘陵、岗地和滨湖平原,属亚热带季

    2005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加拿大交通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启示

    樊桦

    <正>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给社会、经济、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颁布了交通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灵活、环境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加拿大在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2005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 经济大事记(2004年11月20日-12月19日)

    <正>12月21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2004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2.6万亿元左右。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草案)》。

    2005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政策信息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2005年研究开发、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根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整体部署,围绕示范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务院信息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在相关计划中,支持示范工程研究开发、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在2005年支持的有关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设备和软件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类,要求以产业化为目标或具有产业前景,并

    2005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增速高位稳步回落,产销衔接情况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市场销售增长继续加快,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财政运行平稳,货币信贷增幅回升。

    2005年0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12月份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05年0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各地区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2005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

    2005年0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