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政策建议

  •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刘立峰;丁凡凡;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以长远眼光、积极行动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要。同时,又尽量不脱离要素支撑和财务承受能力,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过多负担和风险。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基础设施实现优化发展;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动荡日趋激烈,基础设施必须实现安全发展;面临世纪疫情和重大灾害冲击,需要基础设施实现韧性发展;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基础设施必须实现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重难题和条件约束。必须妥善处理新旧体制转换与衔接的关系,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优势和政府资源,又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防范潜在财政金融风险。

    2023年02期 No.472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 健全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

    孙长学;

    健全跨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是破解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城市群都市圈跨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总体呈现典型的不均衡分布结构,尤其是市场层面的合作机制运用尚不充分。对此,应加快探索建立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分类方法,着力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法治层面完善体制机制场景谱系和创新举措。

    2023年02期 No.472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观察思考

  • 大变局中的全球化发展与我国对策

    朱燕;纪飞峰;

    当前,全球处于疫情消化期、经济周期虚弱复苏期和科技发展瓶颈期。发达国家领先优势缩小,试图通过制裁、贸易战、军事冲突等方式遏制新兴国家发展,导致“逆全球化”,反映出西方霸权剥削式全球化正走向衰落。乌克兰危机加速了全球化向区域化、集团化的分裂。美国视我国为最主要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措施遏制发展。为此,我国应发挥稳定优势、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开放优势和宣传优势,通过科技自主、挖掘内需,构建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利益为纽带扩大朋友圈,重视国际舆论宣传,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大力倡导新时代互利共赢式全球化。

    2023年02期 No.472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吴海军;郭琎;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数据交易平台稳步增加,工业大数据市场加速增长。数据要素以虚拟替代性、渗透性、易复制性、准公共物品性、规模经济性、要素互补性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特征,融入传统产业,赋能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变革和市场拓展,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面临数据确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存在制约,数据监管治理组织亟待完善等挑战。对此,应构建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增进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交易新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治理等。

    2023年02期 No.472 35-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热点问题

  • 新发展格局下交通运输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路径

    丁金学;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布局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效率,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能力。为此,应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下现代产业体系运行规律,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为牵引,构建精准适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和高质量满足共同富裕要求的新的交通运输组织形式,着力完善与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相契合的交通网络布局和结构功能,发展与现代化产业经济循环运行相联动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

    2023年02期 No.472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区域协调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刘洋;盘思桃;张寒旭;罗梦思;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应遵循科学的建设路径。国内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应重视规划引领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注重创新协同和环境营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并通过集聚创新人才团队、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支撑创新全过程。同时,加快制定规划体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开放创新格局、构建创新政策体系、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2023年02期 No.472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刘春红;武岩;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回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与合作历程,粤港澳大湾区对支撑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基础的互联互通、城市间金融的差异化供给、金融资源对接是未来粤港澳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优势,把握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2023年02期 No.472 59-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研究探讨

  • 促进流动人口稳定居留

    赵安琪;吕康银;

    流动人口能否稳定居留关系到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在就业质量、住房、公共服务、城市融入以及家庭化迁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降低了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和消费倾向,制约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促进流动人口稳定居留应从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公共服务可得性和社会融合入手,兼顾流动人口对全家庭化迁移的客观需要。

    2023年02期 No.472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 充分发挥要素协同效应 培育壮大我国氢能产业

    袁润松;

    全球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不仅清洁低碳、来源多样,且应用广泛,对国家能源体系安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从氢能产业链发展视角看,仍面临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装备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性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培育壮大氢能产业,必须注重把握政策、技术、市场等多要素成因,充分发挥要素协同效应。建议实施“三步走”策略,短期依靠政策推进示范应用、中期依靠降本实现规模应用、长期依靠技术进步深化应用。

    2023年02期 No.472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环球经济

  • 荷兰农业碳减排治理经验及启示

    张凤海;朱真;

    在农业碳减排初显成效的背景下,荷兰政府明确了科技碳减排、政策碳减排与市场碳减排的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碳减排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农业碳减排的有利契机与现实需要。中荷两国农业碳减排在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共同点,比较分析中荷两国农业碳减排发展状况,汲取荷兰经验,建议我国规定碳约束指标,为农业碳减排提供法律性依据,推广农业碳减排固碳技术,培养农业碳减排人才,积极跟进国内外农业碳市场,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倡导绿色消费观,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2023年02期 No.472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监测预测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2023年2月13日至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浙江省丽水市组织召开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浙江省副省长张雁云到会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和办公厅、政研室、基础司、环资司、机关党委等司局的相关负责同志,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振兴局、文物局等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咨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和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23年02期 No.47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南京市深入实施拼经济、促回补、快回升“六大行动”

    本刊记者;

    <正>2022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实施拼经济、促回补、快回升“六大行动”,稳步恢复企业发展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市场活力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优化拓展“宁企通”功能,深入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顶格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助企纾困20条”“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8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市退减免缓税费近700亿元。

    2023年02期 No.472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创新发展中的金昌皓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一新提法是新时代我国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南,擘画了我国新能源体系发展新的宏伟蓝图。甘肃金昌皓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能源综合研发与新产品推广运用于一体的民营实体企业。2016年8月注册成立以来,公司已在非常规能源之外的多个新能源领域展开了开发利用和积极探索,为当地太阳能、风能发电利用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目前,公司自建光热项目法定手续已办理完毕,将开工建设。

    2023年02期 No.472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