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区域规划工作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邹家华副总理在区域规划工作会议上讲话

    邹家华强调,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联合协作,优热互补,互惠互利,外引内联,有分有合,面向市场,共同发展.

    1992年07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计划工作要拓展视野——国家计委副主任桂世镛谈加强信息咨询

    <正> 国家计委副主任桂世镛最近在全国省市区咨询、信息工作会议上强调,转变计划职能,必须重视加强信息咨询工作。 桂世镛同志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指令性计划比重大。在这种体制下,也需要有信息资料。但是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计划规定的,宏观和微观活动基本上混在

    1992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谈经济上新台阶应研究的问题

    经济上新台阶,是指经济发展经过几年以后,要出现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其含意既包括量,也包括质。量的方面应包括经济增长率和重要产品产量;质的方面应包括结构状况、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1992年07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加快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部分省区市加快经济发展的设想

    王力子

    最近,国家计委组成五个调研组,由邹家华副总理,房维中、叶青、芮杏文、盛树仁、刘江副主任分别率领,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沿边地区进行调研,了解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设想以及采取的措施。本刊上期已报道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这期介绍的是其他四个地区的情况。 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战略任务。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加强统筹规划,大胆而又过细地工作,齐心协力,办好几件大事,促使国民经济能以较高速度发展,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2年07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抓住浦东开放有利时机 加快上海发展速度

    徐匡迪

    <正>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为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浦东开发,已成为上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因此,我认为,上海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是有可能的。一是"六五"期间上海经济增长曾达到过高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曾达到9.1%,说明老工业基地,只要政策对头和内外

    1992年07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甘肃经济将在困境中奋起

    廉维和,薛福林,许宝玲

    <正> 甘肃省地跨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之间,有色金属和煤炭、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化学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重要基地。小平同志的谈活传达后,省委、省政府先后签发了《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的意见》、《关于在工业试点企业实行“五自主”放开经营的意见》

    1992年07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利用新疆优势积极扩大开放

    梁扬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较快,昔日的封闭内陆逐步变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青春。对国内外客商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今后一个时期,只要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最近的重要谈话精神,继续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

    1992年07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振兴临沂经济的构想

    王久祜

    <正> 我们认真地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以后,在分析当前形势和临沂区情的基础上,对振兴我区经济工作进行了重新构思。进而认为:全区经济发展潜力不在“资源”在“转化”。目前全区工业企业已具备能生产200亿元商品的生产能力,已有16.5亿元的出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并连续五年占居全省外贸出口

    1992年07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对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

    邱希淳

    <正> 198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行了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同时,我们选择了轻工、工艺、服装三个出口行业实行取消出口补贴试点,出口收汇大部分留给外贸企业,结果这三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它行业和实行承包制的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具有活力。1991年出台的新一轮外贸体改方

    1992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有效地运用经济杠杆把企业推向市场

    李金早,刘松皓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一方面要从企业做起,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另一方面,必须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更加有效地运用经营杠杆调控市场,两者要配套进行。

    1992年07期 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广东省积极转变计划职能

    国家计委政研室赴广东调查组

    <正> 不久前,我们带着如何改革计划体制、转变计划工作职能的问题,赴广东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现将了解到的主要情况整理出来,供研究改革计划体制时参考。 一、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改革和下放计划管理权限 (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

    1992年07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经济上新台阶

    郑家亨,邱晓华

    <正>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难以摆脱高速低效的困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目标的重要措施。

    1992年07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如何发展第三产业

    董泉

    <正> 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容纳劳动力多、满足日益变化了的消费结构需要的特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以及提高效益、增加积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这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总趋势。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按

    1992年07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对发展证券市场的看法

    刘凡

    <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证券市场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1981年有价证券发行仅有国库券一种,现在已有财政部门发行的多种国债券;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大额可转证存单;还有数万家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和股票。初步统计,自1981年到1991年底,有价证券累计发行额达到2700多亿元,累计交易额达640多亿元。

    1992年0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要认真做好机电工业结构调整的工作

    <正> 目前,机电工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是“三角债”的困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是库存产品增加,已成为沉重负担。第三是企业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下降。出现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皆为机电工业的结构性矛盾所致,具体表现为:(1)低水平产品的生产能

    1992年07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调整产品结构的几点体会

    黄晓敏 ,李晓阳

    <正> 去年,国家二级企业四川新达水泵厂爆发出两条特大新闻:一是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再创历史最新纪录。二是本厂生产的“巨流”牌水泵由中国灭火队带往科威特扑灭油田大火,以其可靠的质量奋显神威,受到外国专家赞誉。对此,我们有三点体会。

    1992年07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之我见

    陈清方

    <正> 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认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围绕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实行承包制有利也有弊。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看到,它在健全

    1992年07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科技兴厂 前程无量

    <正> 我们杭州万向节总厂创建于1969年,当时只有7个人,4000元资产,84平方米厂房。建厂23年来,依靠自身的积累,逐步发展壮大。现在已建成了拥有2700名职工,近1亿元资产,8.5万平方米厂房的全国最大的万向节专业生产厂,产品国内市场占有量超过50%,还远销到全世界六大洲的21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巨大的变化。首先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是与我厂鲁冠球厂长

    1992年0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做到八个并举为县级经济注入科技活力

    潘宝才

    <正> 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部的县一级,如何注入科技活力,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根据江苏省南通县的初步实践,提出县级经济注入科技活力的立体思路,现概括为“八个并举”。 一、加大经济改革份量与增加科技含量并举 怎样加大经济改革份量与增加科技含量井举,我认为,第一,要在增加科技投入、落实科技新的生

    1992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信息与动态

    <正> 国家计委最近决定:①对潜油电泵实行定点生产。鉴于经国家批准定点的天津电机总厂、沈阳电机厂和兵器潜油泵项目主辅配三个制造厂及有关配套厂的生产能力已能满足目前需要,因此,其余正在生产该产品的厂家不得再增加生产能力,原则上在1990年底应停止潜油电泵生产。②为严格控制计划外布点,今后各油田用户须在三个定点厂家择优订购潜油电泵产品。③鉴于目前大庆、胜利、大港三个油田拥有较多的电泵井,潜油电泵使用和维修量大,故可在这些油田建立潜油电泵维修点。这些维修点可以进行零部件制造。

    1992年07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山东采取多种办法筹集能源建设资金

    吴德让

    <正> “七五”期间,山东省共筹集煤炭、电力建设基金22.85亿元(不包括各地、市自筹部分),占同时期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自筹资金的20.4%。 这些资金的筹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我省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八五”和十年规划期间、山东省准备采取倾斜政策,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努力缓解能源供应紧缺的状况,在长期建设资金筹集方面拟采取以下对策。

    1992年07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日本服装行业向时装化方向发展

    中国服装工业赴日考察团

    <正> 中国服装工业考察团今年5月18—28日到日本,对其服装行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通过座谈、交流、参观,使我们了解到日本许多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改进我国服装行业是很好的借鉴。 一、大力培养技术人才,提高服装行业人员素质。日本的时装工业起始于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是人人都穿着时装。服装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人才。座落在东京市内在世界享有声誉的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与世界几百所服装院校结成姐妹院校,成为世界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建院以来,一共培养了20多万名毕业生,活跃在日本各个大中城市以及巴黎、纽约等许多地方的服装业。 二、严格的质量管理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日本的服装业与其他工业一样,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严格质量检查。三阳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装公司,在总部设有电脑设计中心,在东京设有现代化流通中心,除技

    1992年07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

    赵世洪

    <正>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香港、台湾和南朝鲜、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先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被人们誉为亚洲“四小龙”。考察一下他们发展的轨迹,会对人们有所启示。 五十年代以至更晚一些时间,“四小龙”的经济处于恢复性阶段。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则先后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从1966~1986年20年间,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年均增长率都在8%以上。其中台湾增长速度达到9%,南朝鲜达到8.3%,香港和新加坡则分别为8.2%、8.1%。都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期年平均增长速度。进入八十年代,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和自身经济增长基数变大的情况下,“四小龙”的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1980~1987年,增长率都在6%以上。其中台湾的增长率为7.7%

    1992年07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