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特稿

政策建议

  • 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引入民间资本

    马德隆;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目前,我国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参与建设项目仍显乏力,间接投资规模较小且多为“名股实债”。其原因是以隐性门槛为主的市场壁垒阻碍了民间资本进入,根源在于投融资模式的路径依赖和建设运营自然垄断的泛化。对此,应瞄准资本、先易后难、市场为主、契合特性,以企项两端和金融创新推动民间资本间接投资,以先建机制和示范推广推动民间资本直接投资。

    2024年02期 No.484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促进工业技改投资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海兵;

    促进工业技改投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国内需求、推动强链补链、激活发展动能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工业技改投资的规模有所恢复,整体上呈现平稳趋势;产业极化离散,高技术产业稳中有升;东部地区引领,中西部地区交错增长。未来,应在降低成本压力、畅通资金循序、广泛凝聚共识、激发投资活力、转变技改理念、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生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专业服务等方面发力,以进一步促进工业技改投资。

    2024年02期 No.484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观察思考

  •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殷利梅;何丹丹;王梦梓;赵令锐;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以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在区域分布、产业领域、发展阶段均呈现一定特征。根据依托的资源禀赋不同,数字产业集群可划分为数据资源驱动、数字技术牵引、数实融合带动、网络平台支撑4种发展模式。研判未来,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将呈现跨界融合、产业生态化、开放合作、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建议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布局,聚力自主创新、夯实基础底座,释放集聚势能、培育企业梯队,加速融合汇聚、创建集群生态,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构建标准体系、规范集群发展等措施,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4年02期 No.484 28-3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 以行业领军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李锋;李志鸿;韩燕妮;

    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由于多数不具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只靠每个专精特新企业独自发展,较难取得成功。政府和协会因预算限制、抓手缺乏等多方面困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地。行业领军企业具备成本、管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探索构建“1+1+1+N”(政府+协会+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有利于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携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02期 No.484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乡村振兴

  • 构建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陆昂;

    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当前,地方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取得一定进展,在基金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同时,面临财政出资规模和带动比例等制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应深化对财政出资与国有资本出资的联系区别、国家级与地方级的功能定位、政策性与非政策性的互补关系、政府有偿支持对无偿支持的适度替代等问题的认识,加快构建以国家级和省级政策性投资基金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2024年02期 No.484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以“互联网+”优化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赵路;

    随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对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结合农村互联网应用新要求,应从宏观层面,落实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从产业层面,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从农民个体层面,提高农民的网络应用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多层次多角度共同推进,优化和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2024年02期 No.484 53-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有效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李萍;何瑞石;宋晓松;

    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锻铸工作在科技研发、产业自主可控、联农带农能力、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产业结构缺失、产业创新能力弱化、基础要素供给不足和分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突破农业要素供给制约,健全农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农业安全与韧性管理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向更加完善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实现农业产业安全。

    2024年02期 No.484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探讨研究

  •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王皓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已结束,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条块协同互动机制不完善、基层治理权责不匹配、社会主体参与水平不高、信息数据共享与关联不足等问题和难点。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政府职责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减负放权赋能,提升多元主体共治能力,完善智能化治理体系,健全资源要素配置保障体制机制。

    2024年02期 No.484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以数字经济推动就业市场创新改革

    刘传雷;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和就业形态,在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存在因知识更迭导致的技术性失业,新业态新模式下就业市场相关配套法律、规章、社会保障不相匹配等问题。面对产业数字化浪潮,应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革和挑战,推进国家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平台经济,提升企业数字竞争力;完善数字经济就业平台,提高劳动者数字就业能力;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持续扩大就业规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迭代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更好促进数字时代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2024年02期 No.484 77-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环球视野

  • 市场与社会协作:英国、荷兰租赁住房发展比较

    严娟;李嘉;贾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城市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租赁住房短缺、租赁人群缺乏保障等住房问题凸显。为探索在政府主导下如何引入市场、第三部门参与租赁住房供给,基于全球比较视野下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分类方法,提出以“金融化程度”和“主导力量”两个维度形成“市场-国家-社会协作”框架,强调同等重视市场及第三部门在租赁住房供应上的重要作用。比较英国市场主导和荷兰第三部门主导的典型供给模式,结合我国租赁住房政府主导的实际情况,两国在健全住房租赁法律法规体系、多元化住房租赁供应主体、建立政策支持模式等方面的经济做法值得我国关注借鉴。

    2024年02期 No.484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进、好”特征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刘苏社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4年02期 No.48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 宏观经济杂志社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及新申领名单公示

    <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国新出发电[2024]2号)有关要求,宏观经济杂志社开展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对持有记者证人员的资格严格审核。现对持有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公示。具体名单:赵泓、张振、郝树娟、冯春琳、熊紫含、唐仁敏、赵家祥、韩鹏飞、吕丽明、富宇、王镜榕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拟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公示。

    2024年02期 No.48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投资工作会议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投资工作,布置做好2024年投资工作,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投资工作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苏社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主持会议。

    2024年02期 No.48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安徽“强芯聚芯”高质量推进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时代发展的“新风口”,安徽将其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强力推进。近年来,积极推进创新、人才、资本等生态建设,构筑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加快向新能源汽车强省迈进。安徽充分发挥汽车和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优势,抢抓车规级芯片供应链重塑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布局车规级芯片产业,加快打造以合肥为核心,以蚌埠、滁州、芜湖、铜陵、池州等市为两翼布局态势,初步形成“技术领先、品类齐全”的发展格局。

    2024年02期 No.48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