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树仁
<正> 一、把厉行全面节约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1.厉行全面节约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但光喊口号不行,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有利机遇,把经济搞上去。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的还很严重,但归根到底就是经济效益不高。用一个同义语来,就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浪费十分严重,本来可以节约的没有节
1990年11期 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 桂世镛
<正> 一、提高对以工代赈的认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是完全正确的。实行这项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同时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要积极帮助后进的地区,并且十分重视对贫困地区实行扶持政策。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扶贫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部分地区在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应当看到,我们面临的扶贫任务还十分艰
1990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 魏礼群
,林兆木
<正> 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必须坚决贯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凋发展的方针。这是实现九十年代战略目标和任务的根本保证,也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提出的正确万针。我们认为,所谓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就是要使国民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以适当的速度长期稳步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比例协调,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按比例的速度,才是合理的、能够持续发展的速度。同时,持续稳定发展的速度,应当是没有水份的、有后劲的速度。在我们这
1990年1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张世尧
<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主要体现。商品流通,是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微观经济活动,绝大部分都会在商品流通环节反映出来。只要是商品经济活动,无论是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形式,在实际运行时都要以商品的面目出现,都会在商品流通过程体现出来。所以,离开了商品流通,就谈不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流通,就不可能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0年1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正> 今年初,针对市场疲软、工业生产下降和资金紧张等突出矛盾,在坚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针的前提下,国务院及时调整了紧缩力度,采取了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资金投放和组织清理“三角债”等一系列启动市场、促进生产的政策措施。从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看,这些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发挥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1.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已成定局。去冬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努力,农业投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良种种植比重增大,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效果较好,同时气候条件也比较有利,使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
1990年11期 13-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张万清
<正> 一、区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各个不同时期总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发挥区域经济作用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区域经济一方面分担着整体发展中的某种职能,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主体,具有相当的自我发展能力。区域的局部利益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也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发展,众多的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既决定着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构造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格局。
1990年1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刘风
<正> 在九十年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广开生产门路,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广大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对待。 (一)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在劳动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社会劳动者人数,1952年为20729万人,1989年为55329万人,增长了1.64倍。城镇职工人数1952年1603万人,1989年发展到13724万人,增长了7.56倍。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不稳定的,有时经济过
1990年1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杨桦
<正> 一.结构调整遇到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结构调整是治理整顿中的一项主要的任务。从机电行业看,虽然产品结构的调整已有所进展,但从总体上讲,步履艰难,矛盾重重。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当前主要有以下6大矛盾制约着结构调整的向前推进。 一是结构调整与资金紧张的矛盾。由于国家在治理整顿期间实行了比较严厉的双紧缩政策,加上企业间“三角债”的持久化,使得结构调整所必要的资金投入无法落实。特别是为国民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大中型企业,资金更是严重亏空。使得主要为国家提供技术装备的骨干力量生产难以为继,调整结构的启动更为困难。
1990年1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 王祖继
<正> 近十年来,我国彩电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不仅满足和丰富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就在这种突飞猛进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效率低 我国彩色电视机工业起步于七十年代末期,到目前已形成彩色电视机总装能力近2000万台,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有一大批为彩色电视机配套的显像管、玻壳等元器件项目,可以说我国彩色电视机工业已具相当规模。但是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从整机厂看,先后建设了113条彩色电视机装配线,其中,引进线占65%,分散在70多个生产厂,全国除西藏、宁夏和青海外,各省、自
1990年11期 23-2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聂振邦,董一曼
<正> 几年前出现过的“羊毛大战”,至今广大牧民还记忆犹新,而两年之后的今天,牧区普遍出现“卖毛难”。据外贸部门统计,1983年全国进口净毛7.15万吨,到1988年进口净毛18.73万吨,而同年库存积压10.4万吨。短短的几年之内,羊毛市场起伏如此之大,使羊毛生产者无所适从,羊毛的经营者负债经营,纺织企业面对疲软的市场一筹莫展,进退两难,造成这种羊毛产销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一是外毛进口增加过快,国产羊毛质量下降。据外贸部门统计,1950—1979年我国共进口羊毛及毛条近32万吨,年平均进口1万
1990年1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张凡
,江晓薇
,吴丕斌
<正> 按照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在社会需求方面,存在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需求概念:一是总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已经形成并可直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二是实现需求,指在形成的总需求中,当期用于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部分。只有明确上述两种不同含义的需求概念,并进行必要的理论说明,才有可能对当前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平衡状况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
1990年11期 27-2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仲臣
<正> 众所周知,同单个工业生产企业相比,企业集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首先是技术专业化程度高。例如在南京熊猫电子集团中,大企业与科研单位可以集中技术力量,担负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组装总成的任务;中小企业可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负责零部件的加工生产。这种专业化的生产与研究开发,使大企业、科研单位与中小企业都逐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大企业通过零部件扩散,不仅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总装和关键
1990年11期 29-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于仁川
<正> 一、必须坚持加快科技进步的思想 改造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改革开放必须以推进科技进步为一项中心任务。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很不充分。 在改革中推行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模式,但是,在公有制的国家里,企业的自我发展,是很有限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公有制企业自有资金很少,连流动资金都要靠银行贷款,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企业的改
1990年1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正> 北京泡沫塑料厂,是全国最早生产泡沫塑料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产品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中聚苯乙烯泡沫板材料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并获部优产品称号;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被评为A类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我厂获轻工业部质量管理奖,同年荣获国家二级企业光荣称号。 1989年我厂工业总产值达到61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产品产量达5072.3吨,比上年增长1.1%;实现利润1141.7万元,比上年增长6.6%。今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我厂经济效益及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1990年1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王文标
<正> 一、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将我市现有的出口产品结构与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出口产口结构相比,弱点显而易见。首先是结构层次低,初级产品、半成品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不合理。现有出口产品中,棉花和其他农副产品等原材料型的产品占三分之一,“两纱两布”等半成品占五之一,原料型和半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成为出口产品结构的主体部分。这样的结构层次明显偏低,结构效益较差。其次加工层次低,附加价值小,卖价水平低。在重点出口产品中,除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农副产品和纺织业中的原料品以外,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售价低廉,只能获得较少的国际比较利益。纺织品在香港市场的售价约相当于日本和美国
1990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张秋生
<正> 在市场疲软情况下,启动市场是促进生产的突破口。所谓启动市场,是指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外市场,既要进一步开拓城市市场,又要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减少产成品积压。然而,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要想解决市场疲软,根本出路是调整结构、因此必须把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适销对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可见,启动市场与调整结构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调整结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而且是搞活市场的重要条件。 当前调整产品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随着市场变化,及时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1990年1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克金,曾燕
<正> 物资计划管理体制在改革中突破了单一指令性的、行政封闭式的旧模式,在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物资市场显示出了改革前所不具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计划缺乏调控性。改革以来,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统配物资种类由1981年的256种减到20多种。在统配物资中,国家计划分配物资占全社会物资的比重越来越小。据对钟祥县11户钢材、汽车、煤炭等生产资料经营企业进行调查,1989年购进各种钢材,属于计划分配的仅占总数的10.9%;购进汽车属于计划分配仅占总数的4.4%;购进煤炭属计划分配的仅占总数的
1990年1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马林,倪云阁
<正> 连续三年保持河北省利税大户地位的沧州市化工厂,已发展成为一个中型国营氯碱企业。现有职工1634人,专业技术人员290多名,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000万元。主要产品有工业用液体、固体烧碱,年生产能力为3.5万吨;各种型号的聚氯乙烯树脂,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以及液氯糊树脂、盐酸等7种化工产品。1988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先进企业的光荣称号。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在坚持技术进步的原则下,大搞技术改造 建厂时的沧州市化工厂,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不过关,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阶段,销售不景气,企业面临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科技兴厂,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从1979年开始搞了两次技术改造,投资212万元,更新设备153台(套),使烧碱、树脂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00吨和4000吨。产值由782万元提高到960万元,当年实现利
1990年1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正> 根据财政部决算,1989年全国预算外资金收入达2658.83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家预算收入的94.8%,比上年增加298.06亿元,增长12.6%;预算外资金支出2503.1亿元,比上年增加357.8亿元,增长16.7%;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55.73亿元,比上年减少59.77亿元。 一、收入情况分析 1989年预算外资金增长势头减缓,其增长速度是自1982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实现了与当年预算内收入同步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经过治理整顿,经济环境有所好转,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同时,强化税收征管,也使一些原来流失在预算外的资金收归预算内。2.企业受市场疲软的影响,开工不足,产品积压,亏损增加,实现利润和留利减少。3.预算外收入已达一定规模,基数扩大,增长幅度相应下降。
1990年1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阎克庆
<正> 南朝鲜的流通体制在六十年代以前的情况可以用3个字概括,即“小、乱、多”。1962年以后,随着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商业流通部门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相经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直到八十年代,流通体制才出现较大的变化,初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各种流通组织和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也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六十年代,南朝鲜的商业批发、零售企业不足30万家,基本上都是个人经营的小商小贩,到七十年代末,增加到45万家,批发零售额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但流通组织依然零散,流通环节仍然过多。据同朝鲜1979年统计,在446万家从事商业的企业中,批发企业只有2.2万家,占5%,零售企业占95%;在这些批发和零售店中,法人企业只占1%,个人企业占99%,营业面积在2.4平方米以下的占55%。这种小而散的流通组织显然不能
1990年1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正> 由陕西省宝鸡市秦岭晶体管厂与美国明尼苏达州CPM公司合资兴办的秦明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专门生产VVI型可程控心室感知心室按需起搏型心脏起搏器。投资总额为150万美元。该公司生产的心脏起搏器填补了我国这一高技术医学仪器生产的空白。目前已有3000多套应用于临床病例,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普遍好评,为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
1990年1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