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用心·用情·用力”

  • 对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巩固发展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宁吉喆;

    <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综合看,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较大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努力打通产业和经济运行循环,强化"六稳"政策举措,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激发微观主体动力活力和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0年05期 No.43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易地搬迁脱贫:后续帮扶最关键的是就业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沿着陡峭的山路,习近平乘车前往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05期 No.43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双万碰头”: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迎来由“追赶”转向“引领”重大转折

    郭春丽;陆江源;易信;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突破1万美元,创造了人口超10亿的大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标线的成功典范。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跃升,改变了全球人口收入分布结构,筑牢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有望迎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由"追赶"转向"引领"的重大转折。我国将更有能力为全球作出更大贡献,更有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能力改善居民福祉。

    2020年05期 No.439 7-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入窗口期

    付保宗;周劲;

    当前,我国制造业增速趋缓而结构分化,企业收入效益有所下滑,创新和智能化步伐加快,贸易投资承压增长,产业生态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企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粗放发展模式仍待改观,人力资源供给支撑不足,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展望未来,我国制造业增长面临着挑战明显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待突破,产业智能化将不断纵深拓展,产业绿色化成大势所趋,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2020年05期 No.439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杨萍;杜月;

    基础设施投资既可促进有效需求,又可加快补短板,提升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建设资金不足、投融资体制机制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2020年05期 No.439 23-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2K]
  • 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谢海燕;贾彦鹏;杨春平;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二者仍然存在不协调、不融合的现象。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经济手段推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顶层设计、法规政策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评价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2020年05期 No.439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 构建防控公共卫生风险的财政体制机制

    杜江;蒋震;

    新冠肺炎疫情突现,迅速向全国各地和世界大部分国家蔓延,人类社会又一次遭受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冲击和挑战。疫情暴发后,我国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过快蔓延,目前全面战胜疫情的曙光已现。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应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构建防控公共卫生风险的财政体制机制,从传统"人应对突发事件"转变为"体制机制对抗突发事件",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按照全周期,注重"源头治理"和"风险应对"相结合,以"重预防""保健康"为主,以"阻断传播"和"治病救人"为补充,在事前支持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从源头上降低公共卫生风险发生概率并及时感知风险,加强事中、事后的应急财政体制机制建设。

    2020年05期 No.439 37-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重大疫情中旅游危机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

    党红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旅游业构成外部危险事件,致使外生性旅游危机形成。旅游危机系统由旅游者、旅游产品质量、旅游媒介、旅游组织、旅游环境等诸因素构成,并对旅游管理造成重要影响。依据旅游危机演化路径和各参与主体的响应,应对新型肺炎疫情中旅游危机需要采取正面引导社会舆情、政策扶持旅游企业、需求引导旅游产品、科技赋能旅游产业等策略。

    2020年05期 No.439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徐进;康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不断探索脱贫致富新思路,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效。在决战决胜阶段,应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仍然面临许多梗阻,需要从农民主体性激发、乡村产业升级、乡村人才培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等维度共同发力,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0年05期 No.439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 我国都市圈综合客运枢纽发展趋势与空间布局

    丁金学;

    综合客运枢纽是跨区域和区域内乘客中转换乘的中枢,是多种运输方式汇聚衔接的节点,对构建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的现代化都市圈具有重要的牵引锚固作用。为适应都市圈通勤化、圈层化、一体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满足经济要素高效聚集流转对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更高要求,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形态,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符合都市圈交通网络布局、客流出行特征和城镇体系结构的多层级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以综合客运枢纽的空间布局优化支撑引领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城镇体系的构建。

    2020年05期 No.43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新中国70年的人口政策变迁与当代人口发展

    张越;陈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经历了鼓励增长、放任增长和严格控制增长等几个阶段,以适应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然而人口政策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的同时,也加速了生育率下降,加深了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社会养老负担等构成挑战。建议加强战略研究、重构人口政策,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矛盾;调整战略布局,挖掘人口红利,收获人力资源红利,激活老年人口红利;完善配套体系、反哺社会生育,构建鼓励生育的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体系,形成国家、社会、制度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让民众"生得起、生得下、养得起"。

    2020年05期 No.439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5K]
  • 抓好“六个体系”建设 推动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

    刘强;王崇举;李强;

    我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实现这一目标,有待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的系统支持。我国气候投融资处于从"概念"到"实践"快速过渡的关键时期,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标准体系不规范、融资渠道不畅通等多项问题,亟须构建"国家主导、地方实践、金融跟进、企业参与"的机制,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产品服务、运营模式、支持政策、基础能力等体系,发挥气候投融资扩需求、稳投资、碳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协同作用。

    2020年05期 No.439 70-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 加快推广运用医养结合优化模式

    朱孟斐;朱孔来;姜文华;

    在推进医养结合实践中,一些地方和机构运用的医养结合模式不当、效果不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此,应采取提高新建小型医疗机构"门槛"、大医院新办养老机构不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取消长期护理保险中的"家护"等措施,遏制医养结合模式运用不当造成的浪费。同时,调整政府养老补贴政策,重点支持"嵌入式"医养结合,支持"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融合发展,加强试点和示范,加快推广运用医养结合优化模式。

    2020年05期 No.43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

    石培新;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就显著、综合效益突出,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但是,也普遍存在红色主题彰显不足、教育功能释放不够、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文物保护内涵挖掘不深、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等问题和制约因素。对此,应推动红色旅游模式、教育、市场、科技和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

    2020年05期 No.439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 国民经济运行图示

    <正>~~

    2020年05期 No.43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9K]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匈塞铁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匈牙利段签署贷款协议

    <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积极协调推动下,4月2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匈牙利财政部克服疫情影响,签署匈塞铁路匈牙利段贷款协议,标志着匈牙利段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匈塞铁路项目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匈塞铁路是我国在欧盟实施的首个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是中国一中东欧合作的旗舰项目,是中欧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中欧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塞尔维亚段全长142.2公里,已于2018年6月开工,由中国企业承建,计划2022年完工;匈牙利段长159.4公里,2019年5月中匈企业联合体经公开招标成为项目主承包商并签署EPC合同。

    2020年05期 No.439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