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视点

  • 新理念加力现代农业

    本刊评论员;

    <正>回顾圆满收官的"十二五",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亮点频频,成就可主要归结为"增"和"升"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我国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下降到2.9∶1以下。粮食产量达到1.24万亿斤,比上年增长2.4%,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增"。粮食生产连续5年超过1.1万亿斤,连续3年超过1.2万亿斤,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由"十一五"期间的1万亿斤跨上并站稳1.1万亿斤的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90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产出世界25%的粮食,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实现由粮食援助接受国向粮食援助捐赠国的转变,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彻底打

    2016年02期 No.38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特稿

  • 振奋精神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徐绍史;

    <正>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15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调控政策果断有力,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呈现宏观总体稳、创新活力增、结构在调优、改革在深化、开放在提升、民生有保障的良好态势,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可以圆满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02期 No.386 4-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形势分析

  • 2016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张立群;

    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调,下行压力比较明显。但是也要看到,自2012年开始的稳增长工作,在稳定市场需求特别是稳定国内需求方面的成效日益显现,推动经济增长降中趋稳。这一政策效果预计在2016年进一步显现,在需求企稳的支持下,2016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会略高于2015年。

    2016年02期 No.38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 坚决打好五大歼灭战——2016年经济形势展望

    牛犁;

    2015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防风险的调控政策,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缓中趋稳、缓中有进的态势,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展望2016年,经济运行中结构性问题突出,产能过剩矛盾不断积累、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企业经营困难、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宏观调控政策边际效应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释放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双创"、"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举措,推动新兴业态、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经济增长将呈现小幅缓降的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战术上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歼灭战。

    2016年02期 No.38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政策与建议

  • 培育可持续的服务业增长动力

    姜长云;邱灵;洪群联;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服务业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的凸显,我国服务业增长动力不足和难以持续的压力增大,需要着力培育多元化、可持续、可接续的服务业增长动力。

    2016年02期 No.38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完善贫困县退出机制

    李瑞华;潘斌;韩庆龄;

    按照2014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必须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与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2016年02期 No.386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观察与思考

  • 矿产资源管理中的“两权分立”与“三权分管”

    刘欣;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多年沿用"两权合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引发诸多矛盾与问题。为适应经济改革发展尤其是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应打破两位一体的采矿权利结构,代之以"两权分立""三权分管"的管理模式。为此,要抓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采取调整管理机构及职能等政策措施,加快《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修订完善,并使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协同推进。

    2016年02期 No.38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加强政府监管 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刘现伟;

    有效的政府监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全面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调整和组织机构优化,完善政府治理和行政管理方式,加强政府在市场监管、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以及垄断行业监管等方面的监管职能,有序推进政府监管行为制度化、法制化,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供可靠监管体制保障,为市场参与各方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16年02期 No.38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三农问题

  • 新形势下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张金光;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棉花产业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研究建立稳定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重点是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不断完善棉花市场调控机制,通过棉花生产、消费、流通的协调发展,实现整个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02期 No.38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 耕地加速流转存在的问题探析

    刘鹏凌;李乾;

    耕地加速流转具有正面效应,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耕地"非粮化"形势严峻、耕地转入大户经营效益低下、普通农户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增加、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以及财政支出低效率等。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政府对耕地流转的过多干预,以及耕地转入大户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2016年02期 No.386 41-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何沙;曾宇;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近10年来,有关农地流转的政策层出不穷,但农地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需要完善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通过规范农地流转机制、宣传农地流转理念等,实现农民权益的保障。

    2016年02期 No.38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区域经济

  • 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刘洋;

    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形势严峻,亟须适当调整振兴思路。在新常态背景下,建议立足"三调"导向,加快推进"三大转换",积极培育"五大经济增长点"。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为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

    2016年02期 No.38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 推动京津冀共建产业园区

    张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共建产业园区是实现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具体分析了共建园区的条件优势,阐述了共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共建对于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区域合作新格局下的共建园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6年02期 No.38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价格管理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及应对策略

    金瑞庭;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下跌,既源于全球供给持续过剩等供给侧因素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等需求侧因素,更和美元持续走强、气候风险逐渐消退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我国应着力完善大宗商品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逐步扩大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并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负面冲击。

    2016年02期 No.38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经贸研究

  • “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承包业走出去的思考

    卜小龙;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展开,沿线的基础设施合作将面临庞大的市场机会。中国工程承包业走出国门,承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满足沿线国家对高铁、能源、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不断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推动中国工程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应用,努力延长基础设施项目价值链,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打造自身优势,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加强风险管理。

    2016年02期 No.38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 亚投行框架下中韩合作的思路与建议

    李大伟;

    中韩两国在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基本一致,且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建议从构建亚投行制度体系、完善项目运行规则和支持两国企业合作等方面入手,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合作。应特别注重优先选择营商环境较好、政治制度稳定、与中韩两国产业合作空间较大的国家,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

    2016年02期 No.38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新型城镇化

  • 新型城镇化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讨

    张明珠;

    基本公共服务为社会民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广大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对此,应从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出发,合理分担公共服务成本,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

    2016年02期 No.386 64-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 新型城镇化中流出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荆文锴;张耀军;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人口流动是必然的。在我国仍以户籍为手段进行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背景下,人户分离将长期存在。属地管理政策到目前为止还很不完善,人户分离的人口群体难以享受到应有的福祉,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因此,要从流出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角度考虑人口管理,弥补流入人口管理的不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02期 No.38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绿色发展

  •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及政策研究

    石峰;

    目前,我国低碳政策主要以行政手段和指令控制为主。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发展经验的同时,应当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定位,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处理好低碳发展的经济外部性,在低碳产业、金融市场、财税等多方面建立市场机制以及制定低碳政策,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02期 No.386 70-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探讨与研究

  •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产业跃迁

    邵安菊;

    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获得了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并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繁荣表象的背后,中国制造陷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俘获"。随着人力、土地及资源等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基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已不复存在。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及新兴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端先进技术及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价值链的重构与跃迁,已成为中国制造摆脱GVC低端锁定并向高端突破与跃迁的必由之路。

    2016年02期 No.386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 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探析

    王稳妮;李子成;

    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管理机制创新滞后、绿色发展不足、优惠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产出边际递减、辐射带动功能不明显、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问题,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卫星导航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推进其实现绿色、开放、智慧型发展。

    2016年02期 No.386 79-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地方经济

  • “十三五”及中长期广西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彭新永;张卫华;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广西"十三五"潜在经济增长在8.5%左右,适度区间为7.5%~9.5%,应从深化改革、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2016年02期 No.38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 河南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史建军;

    河南省拥有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基础条件,且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整体显著,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但也存在原料收集困难、生产能力过剩、市场营销意识不强以及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企业层面应注意经营战略模式、原料供应模式和市场营销策略等,政府层面的政策取向应注意激励和规范并重。

    2016年02期 No.38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经济新概念

  • 全要素生产率

    安宇宏;

    <正>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效益,中国经济也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因此又称为"索罗

    2016年02期 No.386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环球经济

  • 2015年日本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张晓兰;

    受制于消费需求低迷的影响,2015年日本经济延续缓慢复苏,呈现出口增长加快、贸易逆差收窄、制造业扩张加快、企业经营改善、通缩局面缓解、就业形势乐观等特征。预计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部需求疲软、财政问题积重难返、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等因素影响,2016年安倍经济学的"新、旧三支箭"将难以共同发挥有效作用,更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与风险。2016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处于缓慢复苏态势,经济复苏步伐较2015年有所加快,但增长幅度有限。

    2016年02期 No.38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监测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