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视点

  • 谋划发展现代农业的蓝图

    本刊编辑部;

    <正>发展现代农业,已被提升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最近闭幕的中央农付工作会议和刚刚出台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2007年“三农”的工作重点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并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阶段由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产业结构由以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农业

    2007年02期 No.27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特稿

  • 实现“十一五”节能和环保指标要有紧迫感

    房维中;

    <正>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经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成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行动纲领,现在已执行了近一年。从这一年的执行情况来看,有必要对“十一五”规划进行再认识,特别是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和环保指标进行再认识。

    2007年02期 No.27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实施“十一五”规划 全面开创高技术产业工作新局面

    张晓强;

    <正>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几个主要亮点:一是党中央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二是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三是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四是国际合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整体部署的结果,也是全国高技术产业系统全体干部和产、学、研各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建设创

    2007年02期 No.27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回顾与展望

  •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

    陈东琪;宋立;

    <正>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到2006年这28年间,我国GDP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1977年)年均6.8%加快近3个百分点。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虽有起伏变化,但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除1989年和1990年受“政治风波”的

    2007年02期 No.27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形势分析

  • 2006年经济形势与新一年工作重点

    宗产烨;

    <正>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态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经济运行避免了由偏快转向过热,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一)经济增长平稳较快,效益继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11%之间。分季度看,第一季

    2007年02期 No.27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 对经济运行中主要问题的基本判断

    李军杰;

    <正>一、宏观调控效果显著,但投资仍有反弹可能在一系列组合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攀升的势头得以扭转。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有两股力量仍在推动经济增长,一是市场本身的、完全以市场利润为基础的周期性景气循环;二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以下

    2007年02期 No.27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新农村建设

  • 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建议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

    <正>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指明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抓住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完善和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体系。

    2007年02期 No.27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需要消除的几个误区

    李爽;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2020年要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个工作目标,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几年中,消除基本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7年02期 No.278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热点问题

  •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丁元竹;

    <正>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定为“又好又快”。这些

    2007年02期 No.27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以科学发展观看住宅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马跃成;

    <正>房地产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保持GDP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房地产业关系国计民生,且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房地产业又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六条措施,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9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但房地产业真正要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仍任重道远。

    2007年02期 No.27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规划与战略

  • 国家物资储备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研究

    邹俊义;

    <正>一、我国稀土资源的基本概况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是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8%,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广泛,在19个省、区、市都有稀土矿藏,而且矿物品种齐全。我国主要稀土矿有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四川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

    2007年02期 No.27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马强;

    <正>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从分类看,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生产服务业分类都与理论定义不完全一致,特别是与消费者服务常有交

    2007年02期 No.278 40-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观察与思考

  • 关于提高劳动收入的宏观思考

    信卫平;

    <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缓解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让广大劳动者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007年02期 No.27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思考——以北京市建筑行业为例

    刘苓玲;张金玲;

    <正>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不少地区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逐渐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北京早在1999年,政府就出台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2001年制定了《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从2004年9月1日开始,又实施了《北京市外地

    2007年02期 No.27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区域经济

  • 资源依托型特色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刘通;倪青山;

    <正>资源依托型特色经济是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在我国一些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已形成了资源依托型特征比较明显的经济结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这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资源富集地区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改善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2007年02期 No.278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投资与建设

  • 加强地方政府投资的法律规制建设

    曾铭;

    <正>我国连续几年的投资体制改革,包括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更多的是强调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而对政府投资的改革和管理缺乏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规范政府投资的综合性的法律,有关政府投资体制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了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宏观

    2007年02期 No.278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探讨与研究

  • 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分析及治理

    李永捷;向翠萍;

    <正>劳动力市场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也由传统的行政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调节配置。

    2007年02期 No.27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情况交流

  •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提高以工代赈工作水平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准确判断和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历史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切实促进广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是以工代赈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2007年02期 No.27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扬州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姜开圣;韩世来;陈德辉;

    <正>江苏省扬州市近年来通过入股、租赁、转让等土地流转形式,发展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旅游等高效农业,涌现了许多成功典型,对扬州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扬州市土地集中流转的模式主要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和土地入股五种形式,主要的形式是转包、转

    2007年02期 No.27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经济史话

  • 我国的十个五年计划 “十五”计划基本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

    王亚华;胡鞍钢;鄢一龙;

    <正>“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的实施已经结束,那么“十五”计划的总体实施情况如何?“十五”期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如何?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否达到?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十五”计划的哪些规划目标没有预期实现?其导致的原因

    2007年02期 No.27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环球经济

  • 新加坡货币升值的启示

    郑文;李华罡;

    <正>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新加坡曾出现了较长时期的本币升值趋势。借鉴新加坡货币升值的经验,对把握人民币的升值不无裨益。一、新元升值提升新加坡国际竞争力新加坡长期坚持货币坚挺的政策。1967年,政府规定1新元= 0.290299克黄金,即使在美元与黄金脱钩并贬值的情况下,也没有改变;其后,其货币逐渐升值。

    2007年02期 No.27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信息与动态

  • 经济大事记

    <正>12月21日国务院召开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曾培炎副总理出席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物尽其用,消除污染,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02期 No.278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政策信息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到2010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2007年02期 No.278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监测与预测

  • 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泾县

    <正>泾县是一片绿色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泾县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

    2007年02期 No.27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泾县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正>皖南泾县地处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发展的中心,与黄山、太平湖、九华山连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距黄山100公里,距九华山75公里,离太平湖35公里,有205国道和322省道交叉穿越全境。她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所在地,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007年02期 No.27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