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 当前工交生产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

    叶青

    <正> 一、当前工交生产主要情况 1.生产回升势头较弱,增长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继今年五、六月份生产回升较快后,七月份又出现了较大的回落。主要是南方大部地区出现异常的持续高温,企业集中检修设备和放假比往年增多,但根本原因是市场疲软、产品继续积压所致。这种影响仍是制约八月份生产的主要因索。从生产增长结构上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轻工业生产保持较强回升势头,七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2.9%,而轻工业增长4.1%;八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5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月增长4.6%,轻工业增长6.4%,七、八两月重工业则分别增长1.8%和2.3%。二是全民

    1990年10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进一步搞活物资流通

    杨庆文

    <正> 一、物资流通的重要性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对流通起主导作用,而流通则是实现和调节社会再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生产的性质和规模虽然决定着流通的方式和规模,但高效、通畅的流通反过来会促进生产的连续进行和合理运转。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愈加明显。第一,生产的进行需要物资做保障,没有充足的物资的供应,生产难以进行和发展,而物资的供应要由流通部门来承担;第二,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实现其价值,生产过程才能继续,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销不出去,资金收不回来,那么生产必然停滞,而产品的销售也主要通过流通部门来完成。

    1990年10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对目前价格形势的分析

    许荣昌,张旭宏

    <正> 由于国务院从1988年四季度开始采取“五管齐下”的果断措施治理通货膨胀,1989年控制物价上涨取得了成效,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取得明显成效,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左右,预计全年物价上涨幅度可回落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在看到目前市场物价形势好转、物价趋于稳定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今后控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首先,从1989年来看,控制物价上涨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保值储蓄和行政控制来达到

    1990年10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关于中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纪捷

    <正>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 今后一个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否可以这样概括:大力发展农业,稳步发展基础产业,分步分类改造加工工业,积极而有选择地发展服务业;通过资源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素质,协调产业间比例关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一)大力发展农业。关键问题是怎样形成对农业长期稳定持久的支持政策,并真正加以落实,保证农民的收益稳步增长,消除农业波动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1990年10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本刊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

    刘秋生

    <正> 1990年《中国计划管理》工作会议,于8月25日—27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云南省计委、玉溪地区计委和玉溪市计委,特别是玉溪卷烟厂的很大支持和帮助。 25日上午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中国计划管理》编辑部常务副主编黄振奇局长主特。国家计委办公厅副主任王桂珍同志代表国家计委领导参加会议并讲了话。她说:《中国计划管理》是国家计委唯一的机关刊物,创刊六年来,质量逐步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作用不断加强。办好这个刊

    1990年10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浅谈加强宏观调控问题

    郭庆春,王宁

    <正> 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做为经济体制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计划体制打破了过去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模式,由过去的直接调节和管理为主,逐步向以间接调节和管理为主过渡,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比重已经越来越大。 就我们长春市的实际来看,农业生产计划已经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工业生产计划也由过去单一的指令性改为指令性、指导性及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三种形式,指令性计划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全市列入市以上工业产品产量计划的品种仅占全市工业产品的12.8%。商业计划品种,

    1990年10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关于当前金融形势的几个问题

    李福臣 ,曹文炼

    <正>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1~7月货币回笼21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回笼167亿元,是历年同期回笼最多的一年。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储蓄超常增长,企业存款猛增,银行贷款增加。这“三增”是否正常,它们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各方面都很关心。对此,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储蓄增长,利弊如何? 今年1~7月,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增长39.6%,同一时期银行对工资和对个人其它现金支出只增长9.7%,大大低于储蓄增长幅度。为什么储蓄增长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呢?这主要是居民储蓄倾向实际上取决于收入、物价和利率3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我国零售物价平均上涨指数为

    1990年10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筹集建设资金的三点看法

    陆建范

    <正> 我国筹集建设资金,光靠企业、国家的积累和国内金融机构的独立融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辟新的渠道。为此,笔者提出3点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部门拟定资金对策时参考。 一、通过参与国际资金流动来筹措资金 通过国际金融筹措资金有两条渠道:一是国内金融机构在境外营业,通过存放款及有关证券业务筹措资金;二是外资银行到中国境内(大陆)来,通过金融业务直接推动国内的经济建设。从厦门的实践来看,后一条渠道是有潜力可挖的。

    1990年10期 21-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的症结何在

    <正> 七月份,我们会同11个主要工业部门对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座谈。会后又向有关部门收集了一些资料,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当前工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工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今年1~6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却下降18.6%,6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去年同期上升48.2%;亏损企业亏损面达33.1%,亏损总额比去年同

    1990年10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关于东北地区企业债券市场问题

    王世林

    <正> 最近,我们赴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对债券市场,特别是地方企业债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我们的一些看法整理如下。 一、地方企业债券的现状及特点 地方企业债券是指具有法人地位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乡镇企业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和企业内部发行的有价证券。它主要包括企业债券、企业内部债券和产品集资等。截止1989年底,全国累计发行地方企业债券200亿元左右,余额已达120多亿元。 从东北地区情况看,到1989年末,共发行地方企业债券49.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辽宁省

    1990年10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搞活市场 促进工业生产增长

    徐先富

    <正> 当前,治理整顿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市场销售疲软、工业生产滑坡、效益下降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界人士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当前更紧迫的是启动市场,开拓经营。因为目前的经济困境本质在于市场流通不畅。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购、产、销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销售是这一经济链条的重要环节,产品变为商品是靠销售这一环节来实现的,流通的阻滞必然造成生产的滑坡,影响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解决流通不畅的问题,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1990年10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重视矿区接续产业发展问题

    王志超,王述堂

    <正>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一部分地区的经济是靠某一种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资源逐步萎缩,经济发展路子越来越窄,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辽宁省的阜新市就是这种单一产业结构比较典型的城市。 “一五”时期,全国的156项重点工程阜新市就有4个,全部为能源项目(煤炭开采和发电厂)。40多年来,作为国家能源基地之一的阜新市,向国家提供了4亿多吨煤,1200多亿千瓦小时的电,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阜新市区有73万人。但是,由于单一的能源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

    1990年10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绍兴工业在治理整顿中前进

    何加顺,阮万钧

    <正> 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4个县和诸暨市,总人口410万。绍兴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1988年工业产值达到131.42万元,比1978年的101.12亿元增长12倍,年均递增29.22%。 1989年绍兴市工业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治理整顿”方针过程中,积极采取了调整结构,开发产品,依靠科技,拓宽市场等一系列措施,获得了一定效果,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回落过猛的状况得到制止。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比上年增长6.5%,今年头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仍达2.29%。

    1990年10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全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流“菜篮子工程”建设经验

    <正> 全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计划工作联系会第三次年会于1990年7月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围绕发展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各市回顾总结了近年来“莱篮子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探讨了“菜篮子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加速“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领导重视,是抓好“菜篮子工程”的关键。会议认为,近年来各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所以取得较大的成绩、与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许多市的市长亲自挂帅,狠抓落实,使副食品生产有较快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供求矛盾,在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物价、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0年10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提高平衡协调能力 适应治理整顿需要

    公茂志

    <正> 县级计委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重点应放在提高平衡协调能力,更好地适应治理整顿的需要方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积极当好参谋,争得党政领导的重视 计委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首要的是取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则取决于计划部门的参谋作用发挥得如何。近年来,我们根据计划部门肩负的宏观调控、综合平衡、协调服务等职能,积极主动地想问题、作调查、出主意、提建议,及时为市委市府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一是重点突出地抓了“八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分析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990年计划,提出了“八五”计划

    1990年10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调整工业产品结构 冲出市场疲软困境

    周丹

    <正> 最近,我们对全县13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表明,保持畅销势头的仅有27种,占20.1%;处于平销状态的有39种,占29.1%;严重滞销的有68种,占50.8%,超过半数以上。全县工业产品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问题。即老化产品多,新型产品少;单个产品多,配套产品少;一般产品多,拳头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产品少。 由此可见,当前我县工业产品市场销售疲软、工业生产滑坡的根本症结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变化不相适应。因此,我县工业经济要想冲出市场疲软的困境,务必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个决定性因素。 根据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调整工业产品结构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计划经济与

    1990年10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配套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孙鉴奇

    <正> 伍佑镇原是盐城市盐城县的一个公社,市带县改革后改为镇。全镇5万人口,6万亩耕地,22个村,一个街道办事处。1978年以来,伍佑镇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出发,在积极探索乡镇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体制基础上,把深化农村改革的着力点及时转移到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组合配套服务上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镇已初步形成了镇村组户四层配套,农副工商四方携手,自办、联办、合作协调的综合服务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1989年达到1.19亿元,比1986年增长了140%。农业实现了连续三年大丰收,1989年比1986年,粮食增长9%,皮棉增长25%,油料增长12%。多种经营三年持续增长,猪禽鱼蛋等主要产品连年增产增收。农村人均收入从1986年的540元增加到1989年的804元,三年增长了48.9%。

    1990年10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前两年利率调整情况

    <正> 1988年以来,针对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而出现负利率,为稳定储蓄、平衡信贷,国家先后两次调高储蓄存款利率。 第一次是1988年9月1日。半年、1年、3年、5年、、8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由调整前的年息6.12%、7.2%、8.28%、9.36%和10.44%提高到年息6.48%、8.64%、9.72%、10.8%和12.42%。并增设了2年定期存款档次,利率为年息9.18%。其他储蓄方式的存款利率也都相应提高,同时把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利率也提高到与个人储蓄存款利率相一致的水平。 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又开办了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对三年、五年、八年期的储蓄存款,由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物价

    1990年10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西德产业政策的特点

    <正> 一、以“间接影响”为主,“直接干预”为辅。 在西德,对产业政策有不同的理解和主张。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政策也就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干预,直接对某些产业给予各种优惠扶持,对另一些产业进行限制、惩罚,这被称之为“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多数自由派经济学家一直强烈批评这类产业政策会“扭曲市场环境,导致资源配置偏高优化结构”。西德政府声称它实行的是基于市场经济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创立一个基础构架,间接影响企业活动,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人称之为“间接影响型”产业政策。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西德政府实行的是以“间接影响”为主,“直接干预”为辅的产业

    1990年10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