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视点

  • 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

    本刊评论员;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新时代。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鲜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

    2017年11期 No.40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书评

  • 体育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良性互动——评《中国体育经济伦理研究》

    袁新国;吴美荣;

    <正>体育运动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有。人类为了生存开始进行简单地捕猎活动,无形中就蕴含着运动的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为体育运动的普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全人类的体育事业也进入了高峰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创造世界奇迹,经济体量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为体育经济的孕育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姚

    2017年11期 No.40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特稿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刊讯;

    <正>何立峰、张勇、宁吉喆共同出席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本刊讯10月21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宁吉喆共同出席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围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就过去5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

    2017年11期 No.407 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供给侧改革

  • 煤炭行业进一步去产能的思考与建议

    周伏秋;王娟;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去产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与实质性成效,进一步去产能面临若干问题与挑战,有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综合政策体系。本文从全面加强煤炭去产能相关法制规制机制建设、多方面完善煤炭去产能财经激励和约束政策、组织实施煤炭去产能重大专项行动、加强煤炭去产能与转型升级政策协同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2017年11期 No.407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一带一路

  • 中国规制协调的实践与“一带一路”视野下的金砖机制

    关秀丽;

    经过四年富有成效的推进,"一带一路"进入建构规则、促进规制协调的制度合作阶段。未来,我国需要加强创制能力建设,强化规制协调意识,凝聚制度合作共识,把控制定发展规制的主导权,将有益的经验和规则多边化,促进规则流动,践行以规制协调统领国际和国内规则的制度治理思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紧迫而重要。

    2017年11期 No.407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IT产业国际合作模式与政策研究

    朱健;李芳芳;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指出合作重点包括共建信息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度合作等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IT产业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合作学习、合作互补、合作提升,财税、金融和贸易政策配套支撑,完善信息平台等服务体系,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环境等政策建议,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IT产业国际合作。

    2017年11期 No.407 23-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军民融合

  •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模式与路径

    刘自斌;于博然;刘杰;

    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为了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体系向深度融合发展。本文在分析军民融合发展基本理论和矛盾问题基础上,尝试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经验做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探讨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2017年11期 No.40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产业发展

  • 振兴实体经济、壮大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王云平;

    针对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的经济结构畸形日益严重、发展成本日益上升、经济体制改革桎梏、增长空间收窄等问题,振兴实体经济和壮大制造业,关键要做好的工作:一是把握实体经济发展规律,精准实体经济振兴方向;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转型发展,优化实体经济结构;三是降低实体经济外部成本,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五是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拓宽实体经济增长空间。

    2017年11期 No.407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经贸研究

  • 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政策选择

    陈曦;卞靖;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增强等各种因素的挑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应以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和提升价值链为战略重点。在政策上,应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优化外贸区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外贸方式结构。

    2017年11期 No.407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绿色发展

  • 我国新城新区低碳发展的实践、问题及对策

    邢佰英;

    在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新城新区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表现突出,同时存在数量过多、盲目规划建设、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通过对8个低碳城(镇)试点案例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地方低碳理念仍难以落地,体制机制亟待理顺,统计、核算体系等基础能力不足,资金保障有待增强。对此,应在下一步试点和低碳发展工作中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拓展"大低碳"概念,将低碳与绿色、节能、环保、生态、智慧等元素有机融合,在规划建设中切实推进"多规合一",强化法律保障和低碳能力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引导和服务。

    2017年11期 No.40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 低碳城市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周泽宇;田丹宇;付琳;杨秀;

    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有必要构建一个简单明了、方便易行的评价体系。本文在研究总结全国低碳城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镇江等低碳发展特色和创新成果,选择了4大类共16项低碳发展的核心指标,形成衡量低碳发展状况的低碳城市指数并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建设低碳城市必须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在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2017年11期 No.40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社会发展

  • 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陈新年;

    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矛盾突出、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速、创新加快等特点给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社会治理方式亟需调整和转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为社会治理开创了新模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放管服"改革;坚持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现社会治理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发挥信用行业协会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享。

    2017年11期 No.40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及机制优化

    范宪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针对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强电子健康档案的整合、改善健康认知、发挥中医的健康管理作用、建立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

    2017年11期 No.40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地区发展

  • 引领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径选择——关于株洲市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

    汪海;赵栩;赵春飞;

    从1980年建立至今,开发区的建设已经走过了37年的历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开发区在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株洲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研,阐述开发区建设和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有关情况及其存在的不足,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开发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促进开发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7年11期 No.407 66-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幼迟;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既可能大幅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也可能使某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要结合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背景讨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重视新时期的地区差距和社会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建议在重点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协同促进社会事业和民生、管理、体制、能力等社会建设的发展,避免使社会分化变成民族分化;重视对民族地区的合理利益分配,使少数民族群众走向富裕,真正获得自信与尊严。

    2017年11期 No.40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探讨与研究

  • 我国政策性投资基金发展趋势、经验与启示

    陆昂;

    当前,我国政策性投资基金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各地清理规范政策性投资基金步伐加快,地方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性投资基金数量增长明显放缓,基金规模向大型化发展,区域布局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向中西部中心城市扩展。广东率先建立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以及重庆、湖北、山东、江苏、成都等地探索运作政策性投资基金的经验,在全国具有借鉴意义。

    2017年11期 No.40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多层次视角下我国能源发展转型历程、困境与对策

    王君安;颜永才;易艳春;高红贵;

    作为全球能源消耗量最高的国家,我国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发展转型历程中存在政府干预占主导,资源难以实现最优配置;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协调机制不畅的现实困境。在外界形势压力下兴起的能源互联网为体制创新提供新空间,也带来利基创新的新动力,有望突破能源转型困境。开放式创新理念能够吸引更广泛主体参与能源互联网发展,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实现能源转型。

    2017年11期 No.407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6K]
  • 秩序重构:资源配置中的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协调

    郑瑞强;曹国庆;石寒;

    新常态下资源配置机制优化的重心在于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的协调。政府有效发挥作用必须遵循市场秩序,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时也应该兼顾良好的政治秩序,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高效协作表现为社会运行秩序形成。本文系统阐述资源配置机制演进历程,比较分析资源配置机制作用机理,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秩序重构策略应当做到:良心为本,重拾个体层面的道德理性约束;契约至上,健全组织层面的规制体系:协同参与,完善社会层面的复合治理模式。

    2017年11期 No.407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监测与预测

  • 欢迎参与本刊广告征集

    <正>广告秉持公正、客观原则,重点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助力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广告业务必须遵守国家广告法规,宣传内容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刊物性质,选取有巨大正能量、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领域、企业、品牌等展开广告宣传。不刊登诸如药类、医疗器械、保健用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与刊物性质偏差很大、且广告内容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广告。

    2017年11期 No.40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欢迎订阅2018年《宏观经济管理》杂志月刊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经济干部必备经济学者必看企业家必读《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宏观经济领域权威性、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探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报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情况,跟踪地区经济发展动态和国际经济

    2017年11期 No.407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