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运行指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经济回稳迹象进一步增强。但是,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性缓解,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依然不强,从反弹到反转尚需时日。政策需以"稳"字当先,完善市场自我修复机制,加快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与潜力,加强风险防范,力促经济平稳运行。
2017年05期 No.40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于春海;罗小凡;
2017年一季度,综合GDP增速及其背后的供给和需求力量的变化情况、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态势以及价格指数和景气指数的变化轨迹,可以认为,我国经济触底反弹的迹象已全面显露。在宏观经济全面触底反弹之际,需要关注已出现以及可能要出现的一些失衡问题:固定投资增速超过消费增速可能带来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原有产品结构下的出口扩张可能不利于国内结构调整过程;服务贸易逆差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趋势性恶化,对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威胁;伴随外汇储备下降的是我国对外资产结构的变化,私人部门直接暴露在国际金融冲击之下。对此,需从金融体系、行业准入和市场秩序多个维度采取措施,激发市场导向的民间投资。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包括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供给。通过强化环保标准、劳工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使出口行业的社会成本显性化。同时,清理不必要的出口促进手段,抑制原有结构下出口快速扩张对国内供给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具有跨国配置金融资产能力的专业金融机构,缓解国际金融风险对国内居民特别是家庭的直接冲击。
2017年05期 No.401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胡祖铨;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确定,投资调控的基本思路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9%,较上年预期目标下调1.5个百分点。1~3月,固定资产投资开局基本平稳,实现投资完成额9.38万亿元,同比增长9.2%。尽管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并未实质性好转,下行压力仍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基建投资的资金保障难度较大、房地产开发面临调整放慢的风险、民间投资显示出持续低迷不振的倾向。综合判断,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延续平稳增长,呈现出"先高后低"的态势,预计增长8%左右,其中二季度增长8.8%左右。
2017年05期 No.401 28-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尚蔚;
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也是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需要。针对当前境外投资服务体系滞后,山东企业跨国经营经验不足,境外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境外投资门槛逐渐降低,走出去出现鱼龙混杂现象,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境外发展存在融资困难等问题,要着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合作环境,着力提升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完善服务和风险管控体系。
2017年05期 No.40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党应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西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有利于扩大陕西煤炭的消费市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有利于发挥陕西煤炭的比较优势,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资源,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陕西煤炭工业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市场国际化、企业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实现转型发展。
2017年05期 No.40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戚凯;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迷之后,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未来再度发生市场震荡的可能性很高。建议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战略储备,完善多元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实现有效应对市场风险,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017年05期 No.40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李冠超;罗鹏静;郭凯;
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中美货币政策呈现分化态势。中美在经济结构、货币政策目标及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政策出现分化,这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应该从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快供给侧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及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来转变货币调控方式,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017年05期 No.401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史丁莎;王晓楠;
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不断深入的背景下,PPP市场的双向开放成为中美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PPP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差距,市场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尤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参与度依然不高。面对PPP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趋势,需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通过健全PPP法律体系,降低外商投资门槛,为外资企业参与国内PPP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7年05期 No.401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