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亮;
<正>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极不平凡的4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40年来,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发进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
2018年11期 No.419 6-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范必;
<正>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目标定位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计划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谁来解放看不见的手?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是谁束缚了看不见的手?应当看到,各种抑制市场主体活
2018年11期 No.419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陈学斌;胡欣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提出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从此掀开了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的改革实践。40年农村改革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978年~1984年,实行包干到户,农户成了真正的经营主体,人民公社被废除;1985年~1998年,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培育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99年~2012年,重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三农"发展进入又一黄金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更加艰巨,要重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乡村治理体制等五大领域的改革。
2018年11期 No.419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黄征学;
土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土地制度不仅事关社会长治久安,而且关系执政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城市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围绕市场化方向推进,逐步完善土地价格发现机制,凸显土地价值,实现以地生财,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建设资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方向演进,积极开展"还权赋能"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产权交易中收益分配比例,提升农民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能力。两条路径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
2018年11期 No.419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